-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客家文学视野中的
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
樊洛平
走迸台湾客家小说世界,客家人那种开荒拓土、一路打拼的生存历史,客
家族群崇祖重礼、爱乡爱土的文化底蕴,都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来自历史远方、
源于族群灵魂深处的精神震撼。众所周知,“一个族群的形象,应该也可以从
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出来;倒过来说,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
可以看出族群形象的。”…客家女性身上所凝聚的族群性格与文化内涵,使她
们当之无愧地成为客家文学中最具光彩的人物形象。本文透过台湾客家文学视
野所要探讨的,正是客家女性的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认同。
一、“大地之母’’: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
台湾客家小说中的客家女性,多是有着“大地之母”特征的劳动者形象。
这种形象与性格的生成,首先来源于客家人迁徙移民、开荒拓土的“移垦社会”
生存方式以及女性在农耕文化形态中的族群角色定位。
客家族群大规模迁徙的历史,要求客家妇女必须同男人一样,翻山越岭,
长途跋涉,所以她们往往以大脚婆娘的形象,担当了壮硕、坚忍如男子般的族
群角色。客家人“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恶劣生存环境,改变了“男主
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模式,客家妇女必须和男子共同打拼,耕田驶牛,上
山砍柴,无所不能。客家男子多以发愤读书、漂洋过海到境外谋生为进取之道,
从事耕种、保护祖传土地、维持家庭经济生活的重任,多由妇女独自承担;这
种族群角色的特殊定位,使得健壮结实的身体,集耕织、樵采、畜牧、灌溉、
厨事、女红于一身的本领,以及吃苦耐劳的品格,不仅成为客家妇女的生存需
要,也成为客家社会观照女性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规范。旧时的客家女子虽然多
与读书无缘,但她们从小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熟练掌握了“家头教尾”、“田
头地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的四项妇功。客家妇女作为劳动者和生产
者的“大地之母”形象,一向为人们所称道,正如早年在梅州客家地区生活过
295
的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评价:“客家是许多民族中最进步的民族,而客家
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美的妇女的典型。”幢1
从带有经典意义的台湾客家小说来看,客家人多生存于偏僻贫穷的客家山
乡;农耕文化背景孕育的人生故事,是以客家族群开发台湾的垦荒活动和抗争
历史为主线;林林总总的小说人物中,女性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无论是
与客家男子并肩劳动,还是在穷乡僻壤独自打拼,荒山、野林、茶园、梯田,
都留下了喜爱穿蓝衫的客家妇女辛勤忙碌的身影。她们终生关怀农事,以劳作
为生活本质,常常独自担负农家生活的多种职责,独立支撑起家庭的整个天空。
李乔的《寒夜三部曲》,以悲壮的口吻讲述了佃农彭阿强率领全家七男五
女闯进蕃仔林山村的垦荒创业史,其中感人至深的客家女形象,当属那个有着
童养媳身世的灯妹。在彭家未婚夫突然暴病身亡,按照养父母之命招来入赘女
婿刘阿汉之后,面对隘勇出身、不懂农活的丈夫,灯妹不仅像男人一样开荒耕
种、扛运木材,挑起全家生活重担;更以女性的生命之灯,烛照贫苦家庭的希
望。当丈夫因为抗日活动而坐牢多年、灯妹带着九个未成年的孩子陷入生活绝
境的时候,养父母登门劝说,要灯妹卖掉四个孩子以渡难关。然而,灯妹一口
回绝,这样回答道:
我决不愿我的子女叉走上那条路;就是饿死、冻死,我也要子女和我一起
死.
我会领着大小去种,去找;没米没粟,那就吃蕃薯,没蕃薯就吃山红菜和
番薯叶;再没有,就吃野草;野草拔光,就吞泥土——听说大南势茄冬树下有
观音土……删有着同样打拼力量的客家女性形象,也出现在钟理和的笔下。长
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独立支撑门户的阿喜嫂,面对丈夫去世撇下的六个孩子,
她坚信田头田角多种几株番薯就能生存下去,靠着不分昼夜的忘我劳作,养育
了自己的一群儿女。走进《同姓之婚》、《贫贱夫妻》等作品,在丈夫因病住院、
无法养家的日子里,妻子平妹拼着性命闯进深山扛木头挣钱,熟练地掌握了犁、
耙、莳、割全套庄稼本领,其吃苦耐劳、忍受贫穷、与丈夫患难与共的生命力
量,足以使她成为散发着生命热源的“大地之母”形象。
谢霜天的《梅村心曲》,以自己的家族生活和大嫂为蓝本,通过主人公林
素梅的形象,塑造了“出身农家嫁到农家,一生血汗都滴落在田地里。虽然
备历艰苫,却能屡挫屡起,绝不向命运低头川引的客家女性典型。素梅嫁到梅
村吴家的第二天,就开始忙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