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吴字探秘――开发文字图形设计创意资源.pdfVIP

吴字探秘――开发文字图形设计创意资源.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字探秘 ——开发文字图形设计的创意资源 朱洁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汉字的造字法则层出不穷,但追本溯源,占现代汉字10% “吴”字是吴文化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吴”的 的象形字依旧是汉字的基本构成要件。对汉字的探究会给我们带来许 本意如何?这使我非常好奇,为什么称“吴文化”,而不是别的 多意外的发现。使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从设计文化的角度 什么文化。 来说,针对字体而展开的设计,无论从字形结构,还是图形装饰,都 《现代汉语词典》罾,对“吴”的解释为:“1.周朝国名, 会突出或加深主题思想的显现,而这一主题思想的创新来源亦不会流 在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后来扩展到淮河流域。2.(名)三 于人云亦云的表面形式。现代的设计中急需这样多元信息的积累,使 国之一,公元222—280,孙权所建,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 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具个性与张力。 带。3.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以带。4.(名)姓。”字典上展现 关键词:六书;吴文化;命名;起源;设计;创意 的是一副先入为主的命名,而“吴”这个字的来源、含义究竟是 什么呢? 汉字自创造以来,就和图画有着深厚的渊源,虽然在汉字长 就命名而言,中国自占对此都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无论 达几千年的演变史中,造字的法则层出不穷,但追本溯源,占现 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大到国家地区,小到庙宇屋舍,但凡涉 代汉字10%的象形字依旧是汉字的基本构成要件。 及命名,都会将愿望、审美、传承、纪念、记录等等因素考虑进 在林林总总的造字法则中,后人总结有“六书”之说,而 去,即使在元末,张九四(张士诚)、朱重八(朱元璋)这样寒 最具影响力的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所说:“一曰指 酸的名字里也包含了记录生辰排行的意思。紫禁城内参政议政的 事,二日象形,三日形声,四日会意,五日转注,六日假借。” 大殿命名,源于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时,为表明自己是奉 其中的指事、象形都与先民们日常生活中涂画造像有着密 天承运而取得天下,名正言顺,因此将议政大殿取名为“奉天 切的联系,望形生意。比如:指事字:“本”是“木”字的根部 殿”。其予朱棣从侄子手中抢夺皇位后迁都北京,为表明正统名 指示一点,表示根本;“末”是?木”字上部指示一点,表示末 份,议政大殿沿用了“奉天”的名字。到了清代,少数民族在夺 梢。象形字“日”“月”“山”“人”等等。 取汉族政权后,他们强烈追求和平和大一统的心理,从“太和” 会意字的辨别,需要结合当时的生活常识、自然景观等,对 这两个字中完全体现,因此“奉天”被“太和”取代。“太”是 组合在一起的指事、象形符号做出判断,比如:双木成“林”, 比“大”更大的大,天地间最大的调和、和谐之殿,寓意政局稳 三人为“众”等等。 定,江山永固③。 而形声字的构成是半义半声,比如:丝织的日常用品,都为 因此,我认为吴地之所以以“吴”来命名,其中一定有文 “宝”都,谐音:刃、韦、方、少,构成:纫、纬、纺、纱。 章,要揭示其中的秘密,我们不妨以探秘的心态,将时间追溯到 转注字比较难理解,引用《说文解字·叙》中:“转注者, 公元前1100年左右,在文献、考古以及传说的记录中探究当时人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 ‘老’是也。”我的理解是同一个 物的心态,尽可能结合文字的书写形态揭示文字背后的故事。 部首(字根)的某两个字,具有客观联系,因此可以相互解释, 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时候,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兴 注解。比如“考”的原意为老,后又引申为死亡的意思, “先 起,部落首领古公宜父物色好了勇敢聪慧的孙子姬昌(周文王) 考”指已故的父亲。“考”又是“敲”的假借字,因为两者读音 为接班人,但又碍于长子继位的部落祖制。在这为难之际,身后 接近,“敲”在南方许多语系的读音中就读“考”音,例如《庄 无子,又爱好和平、善良大度的长子泰伯体察到了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