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 月
%’()*+ , -./.0*( 1).23(4.56(70.8 9: 9:. ) ; ; 23(=3( !#;
《三言》中能性述补结构的复杂形式
邓雅娜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C!B )
[关键词]能性述补;复杂形式;比较
[摘; 要]能性述补结构是我们从语义上界定的表示“能够”“可以”意义的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有
很多种:D 得 D 得E D 得F D 得EF D 得FE D 不得DE 不得D 不得E D 不F DE 不F D 不FE (D 是述语F 是
结动词 E 是宾语)。在本文我们只选择其中既带宾语又带补语的比较复杂的四种形式D 得EF D 得FE DE 不
F D 不FE 进行考察。我们选择《三言》这一近代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此期的
大体面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比较的方法对各形式的数量、述语的音节情况、述语的性质、结动词出现的次
数以及宾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中图分类号]
GBC; ; [文献标识码]H; ; [文章编号]$I ? !#CI(!# )# ? @# ? C
“!##$%$$’( ”!)*+$,-’* ? ./0$/*1’ 2’)3,’3)* $1 “2-14-1 ”
!#$ % ? ’
(9:0+ , F0.)343 *)J K.53(*5’(3 ,(503*45 (=*+ 1).23(4.56 ,F0*)L:0’)$C!B ,F0.)* )
; ; 5*( 6)+# :“M44..+.56 ”M(3J.:*53 ? :=M+.=3)5 ;M(*.+.56 ;:=M*(.4)
; ; 7%#’)-,’ :“744..+.56 ”M(3J.:*53 ? :=M+.=3)5 95(’:5’(3 .4 503 45(’:5’(3 N0.:0 3OM(34434 503 =3*).)L , “M(*.+.56 ”P “M44..+Q
.56 ”M(3J.:*53 ? :=M+.=3)5 .):+’J34 2*(.’4 R.)J4 ,4’:0 *4 “D 得”*)J“D 不得”、“D 不F ”*)J“D 得F ”、“D 得EF ”*)J“D 得FE ”、
“DE 不F ”*)J “D 不FE ”,“DE 不得”*)J“D 不得 E ”P S) 503 M*M3( ,503 *’50( N3 T’45 .)2345.L*534 503 M45.23 ? :=M+.:*53J
45(’:5’(3 “D 得EF ”“D 得FE ”“DE 不F ”“D 不FE ”P U3 .)2345.L*53 503 ,’( R.)J4 45(’:5’(3 .)53(=4 , .54 46++*+3 ,503 M(M3(56 ,
23( ,503 ,(3/’3):6 , *MM3*(*):3 , 23(4 *)J 4 )P
; ; 学术界对这种表达能性意义的述补结构主要集中在 在数量上远不及否定形式。而在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中宾
“得”字起源的讨论上。而对于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只有 语靠前的“D 得EF ”式和“DE 不F ”略占优势。
吕叔湘先生的《与动词后得与不有关之词序问题》和岳俊发 二、述语的比较:
先生的《“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从形式上对能性述补结构 $P 述语性质的比较
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在本文中我们对其中复杂形式的各 从述语的性质看,出现于“D 得EF ”、“D 得FE ”这两种
个方面进行考察,希望能找到一些语言的演变规律。 形式的述语都是动词,及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I杯电子设计:简易距离测量装置.pdf
- TI杯电子设计:简易心电图仪(江汉大学参评).pdf
- TI杯电子设计:基于MSP430F169的人体心率检测系统的设计.pdf
- TI杯电子设计:电阻式水温变送显示器4.pdf
- TI杯电子设计:1GHZ射频信号源竞赛论文(发表版).pdf
- TI杯电子设计:国二 B 电子科技大学-张乐健、陈正华、杨彦兵.pdf
- TI杯电子设计:位移测量装置-武汉理工大学.pdf
- TI杯电子设计:多功能计数器-华中科技大学.pdf
- TI杯电子设计:电子表误差检测仪西安交大.pdf
- TI杯电子设计:直流均流电源2.pdf
- 文学论文:《三言》中商人形象的历史认识价值 ,张志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山歌》吴语词汇试释 ,吴林娟,安康师专学报.pdf
- 文学论文:《十日谈》与三言二拍的人文意识与文化精神 ,肖扬碚,柳州师专学报.pdf
- 文学论文:《型世言》的女性观--与三言、二拍比较 ,蔚然、顾克勇,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型世言》通俗性散论 ,吉玉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pdf
- 文学论文:《型世言》研究评述 ,大塚秀高、阎家仁、董晧,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论文:《醒世恒言》被动句式考察 ,王敏红,绍兴文理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醒世恒言》中的却字 ,赖江,九江师专学报.pdf
- 文学论文:《颜氏家训》对《三言》家庭教育观的影响 ,张荣、陶新艳,船山学刊.pdf
- 文学论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浅析《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刘瑞书,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