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渗利法治疗哮喘(热哮)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3讨论 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而影响治疗效果。通过扣击振动胸 背部,可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脱落排出体外…。胸部叩击疗法因其方便、简便易 学、临床费用低,在临床上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胸部叩击手法与中医推拿之拍法,两者操作手 法不谋而合。 穴位按摩是通过其手法的不断变化刺激人体外部器官,通过穴位、经络或神经系统的传导,直 接或间接地刺激肌肉、骨骼、神经、血管,产生局部或全身性的反应,这种变化使人体内部的各种 生理机能逐渐趋于正常,增加人体抵抗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目的。穴位是人体脏腑、 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也是外界邪气的侵入点,疾病的反应点,采用中医手法的治疗点。 按摩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穴位,经络、神经等的刺激及传导作用,影响肺的功能。按 摩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使白细胞的数量增加,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噬菌能力控1。对慢阻肺等呼吸道 疾病患者而言,按摩能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残气量,改善肺活动功能¨1。按法具有放松肌肉, 开通闭塞,活血祛瘀的作用。推摩法能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和中理气,舒筋活络。治 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穴位常在膀胱经上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阳位,是阳中之阳,主一 身之表,所选经穴共同发挥益气温阳、宣肺解表、理气清热、止咳平喘、调理肺气、益气固表的作 用。现代研究认为,按摩肺俞、膈腧等穴位,能够调整胸膈、肺的状态,从而产生镇咳、平喘、化 痰作用,改善呼吸形式,保持肺泡通气,促进肺部扩张,加强痰液排出,还可加深呼吸,增加氧气的吸 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同时,加强膈肌运动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胸部叩击配合穴位按摩与单纯胸部叩击疗法相比,虽然排痰效果无明显 优势,但显著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l】范长在,马芳,申秀英.高位截瘫患者体位引流防治坠积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1,7(1):15 【2】俞大方,推拿学【M】娣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 【3】 汪国宏,吴建贤.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49-851 和解渗利法治疗哮喘(热哮)的研究 徐文刚 指导老师周兆山 (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岛266002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266033) 指导老师周兆山教授在治疗热哮证时,常常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合用清肺渗湿药,对于缓解热哮 证的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仔细揣摩这种组方思路,可能是立足于和解渗利法。为了科学评价和 解渗利法治疗热哮证的可行性,我们在和解渗利法的指导下,拟定了柴胡渗湿汤,对热哮证患者进 行了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哮喘(热哮证)的新治法、新思路、新方药,以其提高中医药 治疗哮喘的疗效水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采集自2009年1月开始至2011年3月结束,均为海慈医疗集团呼吸科门诊治疗的支气管 哮喘病人,对符合热哮证患者随机分为柴胡渗湿汤组和定喘汤组,每组60例。至观察结束,柴胡渗 湿汤组57例,定喘汤组最终入组55例。两组间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 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8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1.2.2中医辨病诊断标准 ·135·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哮病的临 床研究指导原则》。 1.2.3中医热哮证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哮病的临 床研究指导原则》。 1.3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度分级 参照第七版《内科学》。 1.4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且属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程度属中度、轻度者;② 符合中医热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