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ThellthCSTCVSAnnualScientificConferenceand2011ISMICSWinter
Workshop
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il.0cm)
和/或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阳性。
151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1例。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
或新辅助治疗。阴性者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型切除加纵
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26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5例纵隔淋巴结可
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方法。
B2-07
心房或大血管部分切除治疗47例局部晚期肺癌临床结果分析
张宅石,于长海,张宜明,俞建琦,李捷,张文,夏晖,李英杰,郭楠楠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100048
目的探讨心房或大血管部分切除在局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间,采用部分心房或大血管及一侧令肺或肺叶切除治疗的47例局部晚期肺癌
动脉干部分切除4例,右伞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13例(其中3例在体外循环
辅助下进行),右肺中下叶及部分左心房切除5例,右上肺叶及上腔静脉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5例。术前化疗8例,术后化疗24例,放疗11例。
结果本组47例患者,均获得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6例,呼
吸衰竭2例,均经治疗得到纠正。随访时间3个月~5年。1年生存率为81.3%
(26/32);
结论对丁.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部分心房或大血管及一侧全肺或肺叶切
除,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以往被列为手术禁忌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切
除机会。
B2.08
微创理念在肺癌扩大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彭忠民,陈景寒,李猛
乍:f,、。r;:筑i i,:个iI::向,l:·jmi々讣frj!:术!:议¥々…h儆Oj心:≈々i-;{。’#;:20lI警;,仙【_f;:
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250014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技术及相关微创理念在肺癌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及可行性。
支气管口和/或肺动脉,需要{于相应器官切除及重建。小切【j组切口长度为
8—1s厘米,平均12厘米,切U大小应能容一手进入胸腔;辅助胸腔镜者行
上叶切除时于第2肋、第7肋增加切[j术中用丁二照明及操作,术后为引流孔;
下叶切除时仪采用第7肋『日】。常规后外侧切口长度25—35厘米,平均28厘米。
小切门组93例。术中可应用常规器械,办町应用腔镜器械处理非成型的衄管
或丈气管及肺裂。上腔静脉成型或置换者7例;左心房部分切除者15例;支
气管和/或肺动脉成型71例,其中单纯行支气管成型术23例,单纯行肺动脉
成型术31例,剐时行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型术17例。小切口应f|i头灯照H月或
胸腔镜辅助。标准后外侧切口80例。术中应用常规器械操作。上腔静脉成型
或置换者13例;左心房部分切除者12例:支气管和/或肺动脉成型5s例,
其中单纯行支气管成型术20例,单纯行肺动脉成型术21例,同时f』二支气管
及肺动脉成型术14例。纵隔淋巴结清扣左肺切除者清扣第5、6、7、8、9
组淋巴结:右肺切除看清扫第2、3、4、7、8、9组淋巴结。术后患侧I:肢足
否可高举过头了解手术对肩关节活动的影响。慢性疼痛于术后3个月门诊随
患者在VAS直尺标注熊代表疼痛妁栩应位置,从丽评价疼痛级别。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无置换血管内血栓形成,
吻合【ji}{血及支气管狭窄、支气管胸膜漏等严重并发痛。上腔静脉置换者,
人造血管与上腔静脉端端吻合者1例,I:腔静脉阻断时问为32rain;先吻合
右心耳与人造血管,再阻断血管并切除受累血管再吻合人造血管与上腔静脉
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第一天术侧.卜肢即可高举过头,后外侧切[1组均
分,平均1.2分,无需药物治疗;后外侧切口组评分1-9分,平均2.7分,慢
性疼痛方面后者较前者明显。
结论腋F小切口及标准后外侧切口均可施行E腔静脉成犁或置换术,左心房
部分切除术及支气管、肺动脉成璎术,腋下小切n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而且可彻底清扫纵隔淋巴结;此外,小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的优点。
B2巾9
70岁以上老年早期肺癌的手术方式及预后分析
张毅,李元博,支修益
8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