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医学
光明中医2014年 4月第29卷第4期 CJGMCM April2014.Vol29.4 ·697 ·
治疗 。 I号”加减。处方 :柴胡 10g,当归 10g,川芎 10g,赤芍
按语 :王清任言道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 10g,生地黄 10g,桔梗 10g,枳壳 10g,牛膝 10g,桃仁
之不效 ,此方若神”,又 曰:“夜睡梦 多,是瘀血,此方一 10g,红花 10g,甘松 15g,旋覆花 10g(单包),炙甘草
两剂全愈,外无 良方”。其理论依据源于 《内经》,“病 10g,生龙齿 30g(先煎)。水煎服 ,日一剂。服上方 7
久入深 ,荣卫之行涩 ,经络 时疏”、“邪客于皮毛 ,入舍 剂后 ,心悸胸 闷、太息嗳气等诸症减轻 ,前方去旋复花 ,
于孙络 ,留而不去 ,闭塞不通,不得入 于经,流溢于大络 再服7剂 ,患者心悸症状明显改善 ,余诸症减轻。再服
而生奇病也”;清代 叶天士秉承其 旨,进一步提 出 “久 7剂加 以巩 固。
病入络 ”、“久痛入络 ”理论 ,言 “经主气 、络主血 ”、“初 按语 :“抗早复脉 I号”是导师治疗过早搏动的经
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 验方,主要针对 “因瘀致悸”而设。导师强调 :临证应
导师依据前人理论,结合 多年 临床经验 ,自拟 “化 用此方所治之心悸 ,均具有病史较长,久治不愈 ,反复
淤还魂煎”治疗久治不愈之顽 固性失眠疗效显著。本 发作的特点,结合舌脉 ,舌紫暗有瘀斑 ,脉结代而弦,此
方组方 以 “血府逐瘀 汤 ”为基础 ,合 用 “栀子豉汤 ”,同 方即可应用,且屡用屡效。方中以 “血府逐瘀汤”活血
时酌加合欢皮、珍珠母、琥珀等安神之品而成。方中以 祛瘀 ,行气解郁 ;加用 “生龙齿”,性味甘凉,入肝 心经 ,
“血府逐瘀汤”行病久而入络之血瘀 ;“栀子豉汤”,《伤 具镇惊定悸,安神除烦之功 ;“甘松 ”,理气解郁 ,醒脾
寒论》中论其可治 “身热不去”、“虚烦不得眠”、“心中 肠 胃,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中所含缬草酊具有较好
懊恼”等证 ,其 中 “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 ,降中有 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患者嗳气明显,酌加旋覆花,以降
宣,“香豉”体轻气寒 ,升散调 中,宜中有 降,二药相合 , 胃气。诸药合用,使瘀血得祛 ,气郁得舒 ,心脉得安,悸
共奏清热除烦之功;合欢皮疏肝解郁,养阴安神 ;珍珠 动得除。正如王清任所言 “心跳 心悸,用归脾安神等
母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琥珀散瘀止血,镇惊安神。诸 而不效 .用此方百发百 中”。
药合用,瘀血得除 ,火郁得清,神魂 自安 参考文献
2.3 心悸怔忡 (过早搏动) 患者李某 ,女 ,47岁, [1] 李 白 中.关 于柴胡药理研究 的探讨 [J].中药通报 ,1983,8
(2):39.
2012年 12月 20日初诊。主因间断性心悸、胸闷4年
[2] 王德 山.柴胡解热作用的研究进展 [J].辽宁中医杂志,1984,8
余 ,加重 1周就诊 。患者既往冠心病 、心律失常病史 4
(2):38.
年 ,1周前因情绪激动后心悸加重 。证见 :阵发心悸 , [3] 孙云,朱燕 .柴胡古今应用概述 [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4,18
时有胸闷,郁怒太息,嗳气频作 ,舌紫暗,苔 白,脉结代 (6):421-423.
而弦。心电图示 :室上性期前 收缩 ,ST-T段缺血样改 [4] 朱晟.试述柴胡 的应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16(2):43.
变。中医诊断为 “心悸”;脉证合参 ,证属肝气瘀滞 ,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