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绕三灵”--人和自然、人和神与谐的文化实证.pdfVIP

大理白族“绕三灵”--人和自然、人和神与谐的文化实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理白族“绕三灵 ——入与自然、人与神和谐的文化实证 杨宴君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以前,白 族地区就出现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直到今天,白族社会仍 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多元的白族文化也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 质遗产形态存活于中国文化之中。 “绕三灵”是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一项以娱神、娱人为内 容,以歌舞、崇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 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长期以来,这一活动以其悠久的历 史、独特的形式、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一直存活在大理白族民间文化 生活中,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对白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 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多样性 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像水一样自流流动,像花木一样自然生长的 民族文化,是当代人类最缺乏的珍贵遗产。“绕三灵”这一代表白族原 生态的文化,就是我今天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绕三灵”具有千余年的传承历史,是白族民间一年一度的自发性 盛会,表明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已深深扎根于白族文化传统和历史之 中。 从大理地区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绕三灵”活动至迟在唐代就已 出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一活动伴随着白族走过了无数个春 秋岁月,并成为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一直被保存下来, 约定俗成,自然而生。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居住于大理 洱海周围的白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携带简单的行李和炊具,以村社为 单位组成队伍,自发地参与到“绕三灵”的活动中来。在长达四天的时 问里,他们祭拜神灵,载歌载舞,“循苍山之麓而迸,遵洱海之滨而归”, 将那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艺术和古老的祭祀活动从大理古城开始,经 庆洞、喜洲、河矣城等地,一直延续到了洱海之滨的马久邑。可以说, “绕三灵”的队伍到达哪里,哪里就充满了狂欢的热浪。人们歌不停舞不 歇,嘹亮的“绕三灵调”响彻云霄,热烈的“霸王鞭舞”惊天动地。白天, 大家跳舞累了,就三五成群地在寺庙外生火野炊;夜里,对歌困了,人们 就在丛林庙宇中纵横错杂地席地而眠。对于大理成年白族男女而言, “绕三灵”是一年中必须参与的重大民俗活动。 独特的农耕祭祀、本主信仰和生殖崇拜,集中体现了白族文化的 民族特性,对白族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考古发掘的资料 证明,大理地区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了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长期的 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使大量原始农耕祭祀的礼仪,在“绕 三灵”活动中被保留下来。通过以歌舞娱神的形式,白族把对丰收的 渴望,寄托在了对山川和神灵的祈求上。人们手执象征土地和本主的 柳树枝,额头上贴着太阳膏,以虔诚的祭祀表达着对土地、阳光和雨水 的感激。看到他们在祭祀和歌舞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你就不会怀疑 。绕三灵”对其内心情感及文化价值观所起的重要作用。需要补充的 是,以树木祭祀土地的习俗,在商周之际曾流行于中原地区,因此,“绕 三灵”中这种在内地早已消失殆尽的原始农耕祭祀场面,对不同区域 文化早期面貌的研究提供了实证。 在“绕三灵”的崇祀活动中,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还有“本主信 仰”。本主是白族语“岛波”的汉语意译,为“本境土主”或“本境福主” 的简称,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绕三灵”中涉及的本主祭祀,一部分进 入了人为宗教,一部分还带有原始宗教的遗存,它在世界和中国的宗教 学上,是具有中间过渡形态的范例和实证。大理白族全民信仰本主,每 个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和本主庙。在洱海区域,庆洞村“神都” 中的“中央皇帝”被尊为各村本主之首,因此,各村“绕三灵”的队伍到 达这里后,总要将象征本村本主的柳树枝供于“中央皇帝”之前,以隆重 的祭祀活动祈求全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白族民众心中,本主是无 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他不仅能禳灾消难,而且能使“为士者程高万里, 为农者粟工千钟,为工者巧著百般,为商者交通四海”。由于白族相信 本主是现世祸福的主宰,所以在“绕三灵”的活动中,祭祀本主是一项极 为重要的内容,可以说这也是白族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 素之一。 除农耕祭祀和本主信仰外,“绕三灵”活动的文化内涵中传递着一 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生殖崇拜。“绕三灵”,白族语称为“观上览”, 其意为“逛三处公房”。“公房”是过去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专设的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