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第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doc
【课题】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②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
③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
2.过程与方法
材料研读、问题探究、课堂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19世界末20世界初的两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是西方列强为满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产物,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如何处理本国经济发展与兼顾他国利益,既求发展又求和平成为当前世界国际形势的关键。
②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涌现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永远作为精神财富激励后人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
③不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就不可能真正赢得民族的独立。
【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问题引领】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在什么国际背景下发生的?
2、《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分别对中国带来哪些深刻的影响?
【导入新课】
影片《甲午风云》中的部分镜头,尤其是邓世昌与自己的爱犬在黄海海战中共沉黄海的悲壮镜头。光绪皇帝表彰邓世昌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新课讲授】
■甲午中日战争
问题一 甲午中日战争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材料一 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国会发展的施政演讲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指日本)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去的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布林克莱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帝国主义侵华史》
分析:综上材料可以看到:日本征韩侵华早有预谋,是日本既定国策。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确立了以“武国”和扩张为最高国策,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当日本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为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衅端,战争已一触即发。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整理
1.背景
(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更需要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2)根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问题二 结合地图学生讲述甲午战争的过程,教师补充
清朝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因此李鸿章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他指示陆军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命令海军“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海战”。当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60岁庆典,更是希望战争尽快了结。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招致了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
教师简单向学生概括战争过程及四次主要的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指出战争后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知识整理
2.过程(1894——1895)
黄海海战 邓世昌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问题三 甲午战争的结果如何?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在讲述《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造成的影响时可让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从《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指出其危害,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最后综合学生作答的内容指出《马关条约》带来的危害。
赔偿白银二亿两,为了支付赔款,清政府对内加紧搜刮人民,对外加紧大借奴役外债。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使台湾脱离祖国50年怀抱;开放新通商口岸四处及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