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八x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
中学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外国语学校 初二语文 李杨丽
【课程学段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对社会、人生有正确的价值观。感知作品中感人的人物形象和情境,能够运用具有表现力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散文大家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用意在于抒写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但作者并没有追求惊涛骇浪式的情节,只是引导读者真实地体验生活的滋味,审视平凡的生活,力求在平凡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作为人类文明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从而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获得精神上的陶醉与净化。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许多回忆性的散文,但是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文本的故事性,而很少关注艺术性。希望通过上课的引导,学生能够学到如何去感悟散文的优美语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掌握课文相关的生字词语。
2.了解作者家乡端午节习俗
3.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段落大意。
4.通过品味本文精彩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5.诵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
(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2.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在你看来,哪些风俗最有趣味?为什么?
3.在作者看来,最有趣的风俗是什么?(引入对家乡鸭蛋特点的概括)
4.端午的鸭蛋只是用来吃的吗?在孩子的眼中鸭蛋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细读文章第4—6段,把写玩鸭蛋最有趣的相关细节圈画下来,用心品读,谈谈你的感受。
三、那些情:品味语言
1.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写得最有趣的语句,动情地朗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2.举例分析,学会如何品味语言。
3.我们再找找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的最有情趣,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并用“我喜欢 因为 。”句式来回答。
2. 从这些美好回忆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引入作者生平简介)
四、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总结全文
《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风平浪静。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的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布置作业】
模仿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的语言特色,介绍一种中华民俗的传统节日,字数不少于200字。
板书设计
端午的风俗
质细而油多 热爱、赞美家乡
家乡的鸭蛋 历史悠久
名声远播 怀念童年
与众不同
端午的鸭蛋
- 1 -
端午的鸭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