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代裁判文书的优良传统及其继承.pdf
第 37卷 第 5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O1O年 9月
Vo1.37 NO.5 JoURNAL oFHENAN N0RMALUNIVERSITY Sep.2010
论 中国古代裁判文书的优 良传统及其继承
王 长 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2)
●
摘 要 :当代裁判文书语 言匮乏、冷漠刻板 、说理不充分 、缺 乏公信力 。古代判词崇 尚和谐 、长于说理、文辞并茂 。
对 当今裁判文书制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吸收和借鉴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既要从技术层面
入手又要从制度层面入手。
关键词 :古代判词;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借鉴
中图分类号 :DF0—05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0—2359(2010)05—0141-03
一 、 中国古代裁判文书的优 良传统 味着法律语言应该易于被它的受众 ,包括那些所有
立法语 言是 指规 范性 法 律文 件使 用 的语 受它影响的人所理解”[3]。所以,裁判文书的语言应
言[1j1”。人们在立法过程中为了最大 限度涵括方方 该化专业为通俗 ,化深奥为浅显,让缺少法律基础知
面面的社会关系,明晰各种权利与义务,确定各种法 识的人们 ,只凭普通的文化知识 、民族道德情感或公
律责任及后果 ,便需要尽可能使立法语言准确、简 序 良俗就可以读懂和理解 。
明、严谨和庄重 ,其语法修辞的特点是大量运用消极 人类在贯彻法律的同时,就产生 了司法语言,丰
的修辞的方法 ,严格排斥积极修辞手法 的使用 。在 富了语言家族。从我们可 以看到 的最早 的法律文
立法技术的作用下,法律文本呈现出 “威严冷峻、理 书 ,西周时期 的 “ 厘铭文”开始 ,我 国古代每个朝
性化、黑白化”的语体风格 2【J9。。立法语言所要表述 代都 留下 了一些经典判词 。如唐代张蔫 的 《龙筋风
的内容是普遍的行为准则 ,同时也是司法的依据,所 髓判》、宋代的 《名公书判清明集》、明代李清的 《折狱
以就必须体现 出权威性 、效用性和体式 的规范性。 新语 》、清代樊增样 的 《樊山判牍》、于成龙的 《于成龙
但是 ,语言 的过分谨慎,大量 的法律专业术语 的堆 判牍 》、张船山的 《张船山判牍》等。这些判词文集都
砌 ,对普通民众来说 ,会产生阅读和理解 的困惑 。 以语言运用见长 ,不仅仅是史料 ,更是经典 ,至今仍
司法语 言是 国家 司法工作者在执法 的全过程 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在笔者看来,中国古代经典
中,依照法定程序规定及法律规范的要求使用 的法 判词对当今裁判文书的制作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借鉴
律公务语言 _2¨。从法律语言学 的范畴来说,立法 意义 。
语言与司法语 言同属于法律语言,“彼此输送语言营 (一)崇尚和谐
养 ,同时又制约着各方恪守规 范”L2』6。,所 以司法语 和谐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理论和根本精
言应该有 自己的语体风格 ,不应该仅仅依据和模仿 神,是 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司法审判中的具体
立法语言。但长期 以来 ,我们的几乎所有 的法律语 体现 。首先是 “息讼”的思想 。在儒家 “无讼”的思想
言论著或法律文书教材在论述裁判文书 的语言时, 指导下 ,“息讼”的法律观念贯穿于 中国古代几千年
都刻意模仿立法语 言风格 ,其结果是冷 峻刻板 的语 的司法审判发展过程之中。孔子说 :“听讼 ,吾犹人
言 、连篇的套话以及只有专业人士才可 以看懂 的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