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狮虎松梅俱有魂 画遗清气满乾坤
摘要: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何香凝先生人品高洁,人格伟岸,爱国重艺,实乃诗画辉映、德艺双馨的一代传奇女性。她的画作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水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艺术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本文尝试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来分析何香凝各个时期的作品,以及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艺术家的心态与品质。
关键词:何香凝;绘画;画技赏析;艺术家品质
何香凝具有传奇般的人生经历,画风刚健挺拔,这在中国20世纪女性画家中独树一帜。何香凝自小爱好绘画,和廖仲恺结婚后,绘画兴趣更浓。1909年春,何香凝进入东京本乡的女子美术学校,专门学习绘画。在这所美术学校,她除了接受教师端管子川先生讲授的山水、花卉画外,还每周两次向当时的名画家、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学画狮、虎等动物及日本画。何香凝画的狮,体态轩昂,神色威猛,寓意着她渴盼中华崛起的心愿;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她的画风转为冷酷,喜画寒冬之物,冬梅、青松、翠竹,梅冷而弥香,菊凌霜傲雪,竹挺拔有节,松百岁长青――傲然于世的植物,犹如何香凝在阴霾混乱的世道里绝不屈服的铮铮铁骨,寄托着她希望祖国像这些耐寒植物一样,能够抗风雪、斗严寒的情思。建立新中国后,何香凝在工作之余经常泼墨作画,笔耕不辍,此时她的画风一改旧中国时的悲愤,她偏爱画彩色的山水画,过去很少画的牡丹、红枫,经常在腕底出现,笔随神驰。她与潘天寿、傅抱石、陈半丁、胡佩衡、汪慎生、吴镜汀、傅雪斋、王雪涛、罗铭等画家的合笔创作,在整个画坛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和地位。在这里我把何香凝的整个绘画按题材分为三大类:一是猛兽画,二是花鸟画,三是山水画。绘画生涯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是从1909年到1919年的10多年。学习日本画使她“保持着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喜爱明艳色彩,形象生动”。[1]狮虎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20年到1948年的二十多年,是其绘画生涯的中期。这一时期,她主要受到岭南派的影响,“一心沉侵在水墨世界里”,[1]多选择梅花、菊花、牡丹等花卉题材,尤其是梅花成了她自喻和寓他的最佳选择。何香凝用其冷峻而坚毅的性格和革命斗争的颇多感受,创作出了极具个人风貌的“何氏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在她的晚期的绘画中除了表现花卉题材外,还将她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中,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画如其人。何香凝的画寄予着她的性情、精神和理想。
1何香凝绘制狮虎类体裁的技法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旧中国千疮百孔,社会政治风云变幻。在此时代背景下,一批爱国主义画家如高剑父、高奇峰、张善子、徐悲鸿、何香凝等,在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讲爱国热情附注在画笔上,用自己的绘画艺术点让民族的觉醒意识,成为走在时代潮流前头的艺术先行者。走在革命前列的一代女杰何香凝,将艺术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留学日本学习绘画,正值国难当头,具有普遍民族象征意义的狮虎形象进入她的视野。何香凝早期画以虎、狮、鹿、马、牛、猿等动物最出色,其次是山水和花卉。她画的虎、猿等动物,造型准确,神情生动,且有奋起跃动,搏击勇猛状,反映她那时的精神状态。在她的笔下,狮虎画成为她为唤起民族觉醒和妇女觉醒而吹响的号角,倾注了她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关注这样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绘画艺术,探究何香凝身上值得歌颂的高尚艺术情操和爱国情操,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1909年至1911年,何香凝在日本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高等科,除了在学校向端管子川学习山水、花卉外,还每周两次跟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学画狮、虎及动物画。她自己回忆说:“学画老虎、狮子就是跟田中赖章学的。”[2]女儿廖梦醒、儿子廖承志与何香凝在日本生活也有所表露:
何香凝曾带梦醒、承志拜访她的美术老师田中赖章及其学生横田女士……何香凝非常尊敬田中赖章,凡是田中先生加工修改过的画稿,都吩咐廖梦醒、廖承志珍重收藏。[3]
田中赖章(1868~1940)本名大治郎,字公敬,好丰文,岛根县人。他师承森宽斋、川端玉章,以写生山水画名重画坛,代表作品有《鸣泷》、《水郭之春》、《四季之山》、《山水四趣》,分别获日本文部省美术展奖和日本文部省美术展特选。他曾任日本文部省美术展审查员、帝国美术院委员及审查员、日本美术协会日本画部评议员等职。为什么何香凝没有学习田中赖章所擅长的山水画,而是选择了随他学习画狮画虎?有一种解释,“作为初学的基础训练,田中氏曾经指导她临摹学习他人画的狮虎甚至花卉画,而田中氏自己所擅长的风景画则未必是初学绘画的何香凝所能领会和立即模仿的……田中氏也就在对何香凝的教学中,首先更多地教她画一些易学的、有基本固定程式的动物画”。[4]
这一时期的日本画坛,由于受到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实现了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