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步云先生行止考补
“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得李苦禅教诲――与留日同学傅抱石“相交甚密”――徐悲鸿:寿石工“系我老友”――徐悲鸿故交蓝公武――画家高淑贞――建校之功
宋步云先生的艺术经历与师友交往,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些鲜活、生动的片断。
“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
《年表》记:
“1930年(20岁)投考济南东鲁中学,读书半年,后又考入济南爱美高中艺术师范科三年级插班,与王式廓为同窗好友。”
“1931年(21岁)与王式廓、王仙坡相携步出山东,投考北平京华艺专,同被录取。”
王式廓生于山东掖县,与宋步云是大同乡,年岁小于宋一岁。他也是从1930年秋到1932年夏天,在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抗议蒋介石不抵抗主义,各地学生赴南京请愿,两个热血青年走到一起,王式廓为请愿团第二大队的队长,宋步云则是请愿团的联络员,和请愿团全体成员面对山东军阀韩复榘的镇压,坚持卧轨斗争,寸步不让,最后到达南京,和各地学生一起,于12月17日举行声势浩大的联合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残酷镇压,被武装押送回乡。
30年中期,两位同窗好友先后赴日本留学。
1934年,24岁的宋步云与高淑贞同赴日本,在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师从画家中村研一攻读油画,创作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流亡图》,受到导师的赞许。
王式廓于1935年秋入日本,在东京川端研究所学习素描。1936年4月,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系预科,次年入藤岛武二画室。
“七七”事变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7月,宋步云回国后,经由杭州、南昌到武汉,考入教育部社会教育工作团任绘画干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画创作。武汉失守前,随机关撤离到重庆。
王式廓回国后先是在山东聊城创作了《总动员》、《保卫家乡》等大幅油画,1938年4月,参加政治部三厅文艺处美术科工作,画了《台儿庄会战》、《南口大战》等画,并参加黄鹤楼大壁画《总动员》起草工作,同年8月,徒步去延安。
故友重新聚首已是十几年之后了。
得李苦禅教诲
《小传》称:1933年宋步云自京华艺专转学杭州国立艺专后,“李苦禅先生是该校教授,我虽学西画,但与李先生过往频繁,时常看他作画,几十年中我在花鸟技法上打下基础,抗战胜利直到他辞世,在国立北平艺专曾与他同事,过从甚密,在我的艺术道路上得他教诲较深。”
李苦禅在《欣逢盛时忆杭州》一文中讲到他在杭州艺专执教的经历:
“1930年,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先生聘我担任中国画教授。他说:‘当今大写意画,吴、齐双峰插天,老潘(天寿)是吴昌硕弟子,你是齐白石弟子,二人咸集我校,实为幸事。’……为了突破画界陈陈相因的陋习,我曾在艺专教务会议上与友人提议,将中西画合并排课,以力促中西绘画之融合。同时强调‘师造化’,安排学生们在西子湖畔实地速写,从速写中出稿子,力求别开生面。为此,自己亦亲身力行,作了大量的速写。”
“然而,时代的风云却无情地冲散了我的‘雅兴’,1934年,我因出面保释两位被国民党逮捕的进步青年,被艺专弄权者疑有‘通共’之嫌,拒绝延长聘书日期,我就于当年结束了在杭州的五年教学生活。”
其实,李苦禅与宋步云的艺术经历有相似之处,李苦禅1922年考入北京美术学校(北平艺专前身)的西画系,而次年,他作了一个重要选择:投师于齐白石门下,学习中国画。齐白石很器重他这位学生,曾在李苦禅的画上题:“余门下弟子数百人,人也学吾手,英(李苦禅原名李英杰)也夺吾心,英也过吾,英也无敌,来日英若不享大名,天地间是无鬼神矣。”
1927年,65岁的齐白石应校长林风眠邀请到北京艺专任教。林风眠在学生毕业作品中发现李苦禅,惊异其艺术造诣。我猜想他也应是在与齐白石的交往中见到并了解李苦禅,所以在1928年3月,出任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专)院长之后,从北京聘请李苦禅来校任国画教授。
1946年,李苦禅应徐悲鸿之聘为北平国立艺专教授,也是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的常任理事,与宋步云得以再叙师生之谊。李燕还清楚记得,在他们煤渣胡同北房的东耳房家中,宋步云是常客,仅管两人都有过一番坎坷的生活经历,但每次见面,总是相得甚欢。
与留日同学傅抱石“相交甚密”
宋步云《从艺六十年回顾纪略》讲到:
“四十年代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工作时,得结识徐悲鸿先生,时逢战争年代,油画颜料奇缺,连水彩画色、纸都不易买到。幸蒙徐先生督我练习国画,又加上留日同学傅抱石亦在该校执教,我们相交甚密。他认为水彩画与山水画非常接近,复送我文房四宝,鼓励我作山水画。”
傅抱石1932年9月29岁时赴日留学,入东京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部,攻读东方美术史,兼习工艺美术、雕塑。1935年秋归国后,经徐悲鸿推荐,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兼任讲师。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