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城广阅官书、民著,并济世救人,36岁正值京师瘟疫大流行而救治多人,创立了三焦辨治纲要,临
床观察仔细颇有卓见。
(4)、薛生自(清)著有《湿热病篇》,清·戴天章《广温疫论》,杨栗山著有《伤寒广疫条辨》,
余霖著有《疫疹一得》,王孟英著有《温热经纬》,更以轩歧仲景之辨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进行了临床与理论的整理,收集多家论著。(叶、薛、余、陈各家论点)。
3、瘟疫病因、传染途径、特点:
(1)、关于病因:已经在一些论著中论述,均认为与六淫外受不同,属“乖戾之气”、“戾气”、
“疫气”、“疫疠”、“杂气”等等,即有特异性的致病因素;符合现代病毒感染的说法。
(2)、传染途径:言及“邪之所著,有天受,有传染,或接触而发”,强调“口鼻而入”,口鼻
通于天气,“无问老幼,著之而发”,重视“正气存内”,“避其邪气”,现代认识有潜伏期,眼也可受
感染。
(3)、瘟疫传染病的特点:“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一乡,次则偏著一家”,
明确了传染性、流行性和地域性。
(4)、发病有一定规律性:初始进展从外向里,从表向里,有轻、中、重表现,也有言及“温
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理,反应了正邪相争之理。一般发病急骤,凶猛,传变快,变化
多端,似以热为重。吴又可所言极是:“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近几年有些
传染病确实反映在传染、发热、咳嗽犯肺或变证的演变。
4、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1)、卫气营血:
此乃温病大师叶天士所创立,卫气与营血实为两大类,乃从表及里,从浅入深之理,从轻到重
的规律变化。
卫分证乃属表证,肺卫者,温邪袭表,肺气失宣,见发热,微恶寒,口微渴,见咳嗽,咽痛,
身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气分证乃邪入气分,热邪壅盛,壮热,汗多,不恶寒,口渴喜凉饮,尿赤或见咳嗽,气促。营
分证见,热灼营阴,心神被扰,身热口干,心烦不寐,或谵语,舌红绛,脉细数。血分证见,热盛
动血迫血,身热灼手或见咳吐血水或便血,尿血,或出斑疹,昏躁谵妄。
(2)、三焦辨证:
此为清吴鞠通所倡导。
上焦:邪袭肺卫,或邪热壅肺或可逆传邪陷心包,见发热、 咳嗽或见气短,气喘,口渴:内陷
心包者身热昏谵,舌红绛,四肢厥冷,亦属危重或言直中入里。
中焦:胃经热盛,见发热不恶寒,而红赤口渴,舌苔黄燥, 脉洪大,亦于脾胃肠受累,可因热
而见热结便秘,腑实不通,或湿热困脾,恶心呕吐,腹泻。
下焦:邪热久留伤及肝肾,耗阴、动风,当属正虚邪恋或余邪未尽,一为肾阴亏损,手足心热,
口干;一为手足指蠕动、神倦乏力,或见谵语,抽搐神倦,肢厥。
(3)、注意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相关性: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临床应用,当理清其相关性,手太阴肺已相当于邪在肺卫,则属热壅于上
焦肺卫,而无表证者则属气分范畴;其实上焦之逆传心包则可归于营分范围,但仍与热入营血不尽
一致。逆传心包、邪热壅肺、痰浊蔽窍、心神被扰属中度病情;下焦肝。肾病变及邪在血分难有别,
均为热伤肝肾之阴,或热迫血妄行,实属传染病的危重表现,但有不同的传染病亦有不同表现,不
可不知。
三、温病中治法方药的启迪
l、温病学继承了前人经验:
继承《黄帝内经》对瘟疫的论述,如“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疫气”,“疠气”,“乖戾之气”,
叶天士卫气营血也源于岐黄之说,是对前人“营卫气血”的论证:三焦亦然,反应了脏腑受损失调
与十二经络的相关。
·82·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集
温病学家十分重视古人的经验,尤其在治则重视整体观念,重视标本兼治,重视正邪变化,重
视辨证施治。温病学家大都熟读《内经、》《伤寒》及历代各家论著,遵重前贤各说,且不是唯我独
尊固步自封。
2、重视多种治法的运用:
如解表用辛凉疏泄逐邪或透表发散,如桑菊饮、银翘散;重视入气清气,如白虎汤之类:通下
法用于热结便秘以通腑泄热,导滞通便,将仲景三承气多方加减应用,如宣白承气、桃仁承气、牛
黄承气、增液承气、导赤承气等等,十分重视下法;重视清营凉血,用于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气
营两清,如清营汤、清瘟败毒:善用开窍法及息风法,针对危重患者之心神窍闭用开窍醒神,热闭
者用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措施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3年云南省劳动合同书电子版(5篇).doc VIP
- 医德医风考核表模板.pdf VIP
- 单证员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docx VIP
- 事业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5ppt课件.pptx VIP
- “任务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VIP
- 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项目策划用户需求书.doc VIP
- 【教学创新大赛】《分子生物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pdf VIP
- 质量管理工具及其应用指导之2:理解组织及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过程方法和策划类(雷泽佳编制2024A0).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