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络论治带状疱疹
石家庄市中医院李领娥
李领娥,女,46岁,主任医师,副教授,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科主任。主要社会活
动职务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
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
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秘书,
河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河北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河北中医》杂志第
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等。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皮
肤病,以皮肤上出现红斑、成簇水疱或丘疱疹,并沿身体单侧呈带状分布为典型表现,其伴
随的剧烈疼痛以及治疗不彻底引起的后遗神经痛,常使患者痛苦不堪。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及
免疫力低下者。
查阅众多文献,本病常从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三型进行辨证论治。笔者采用
从络论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屡获奇效。
具体做法如下:①局部围刺: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使用1.5寸毫针,先在疱疹起始部
位(蛇头)和疱疹终止部位(蛇尾)边缘正常皮肤处各斜刺1针,针尖透向病灶中心,然后在两
针之间沿疱疹区域周围每隔1寸等距离针刺1针进行围刺,针尖方向均指向疱疹区,进针后
略加捻转提插,采用泻法,稍有得气即可,得气后留针30min,14次为1个疗程。此法多
用于实热之证,即采用“盛则泻之”的治疗原则,以达到引邪外泄,阻止病邪发展,疏通经
络,调和气血而止痛的目的。据现代研究证明,络脉瘀阻与现代医学中的微循环障碍有相似
之处,患处局部给予针刺,可以明显改善病变部位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其代谢,消除神经
根的炎症。“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应用刺络法,开通经络,泻其蕴结于经筋、皮部之
湿热毒邪,使邪毒有出路,经络气血畅达,通则不痛。
经络理论认为,经络空虚或营卫气血失调、抗邪无能,使邪毒乘袭,易患本病。带状疱
疹病毒乘袭,循经传注:疾病之初,邪在浅表《皮毛),多有周身发热、13觉倦怠、局部灼热、
感觉过敏等症状;继而病邪渐进,由浅入深,局部皮肤潮红并出现丘疹、疱疹,局部灼痛也
加重,其后病邪进一步深入,留滞经脉,疱疹消失,但多有后遗神经痛。此为带状疱疹病毒
侵入人体后沿皮毛、孙络、经脉并逐渐由表入里进行传变的过程。正如《素问·缪刺论》所
21
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
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 《素问·皮部论》亦有:“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丁.络
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由于络脉是沟通内外的桥梁,义是气血
汇聚之处,故也成为外邪入侵的通路和传变途径。经络空虚、功能失调,是本病病邪传注的
重要因素。在带状疱疹感染之时,经络的上下联系、表里沟通、浅深之别,又成为病邪得以
传注的重要基础。《素问·皮部论》云:“皮部者,经脉之分野也。”外感于带状疱疹邪毒,
外发于皮部而有疱疹,内阻于经络郁滞不通而有疼痛。本病采用先针蛇头、蛇尾,再同刺,
意在截断病邪发展的途径,激发体内释放多种内啡肽类物质达到镇痛效果。中医认为采用此
法具有泻火解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能,使病变部位气血运行通畅,达剑“通则不痛”
之功。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络病
理论。经脉是经络的主干,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沿经布散,细密繁多,
内络脏腑,外联肢节,形成一个满布全身内外的网络系统,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孙络三类。
近年来,对“络病学说”的认识亦在不断深入。《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
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脉度》云:“经脉为里,支
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具有行气血、调阴阳、濡筋骨、
利关节等功能。
总之,“治络”即疏通络脉和透达络(毒)邪,从络论治本病,及时阻断病邪的传路,
在整个病程中,注重通络之法的应用,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神经痛。该法经济、简便、
有效、无毒副作用,且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