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学
第 27卷第 4期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2年 7月
Vo1.27No.4 JournalofXuzhou InstituteofTechnology (SocialSciencesEdition) Ju1.2012
同源异质 各臻其极
— — 王维、韩愈、王安石 “桃花源’’诗比较阅读
郝 达 ,文晓华
(江苏师范大学 a.校长办公室;b.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自陶渊明 《桃花源记并诗》后,“桃花源”便成为诗歌表现热点。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同
题桃花源诗堪称代表。由于写作 目的的不同,桃源主题及表现方式皆出现重大改变,对此加 以详细
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 “桃花源”母题 的发展、唐宋诗风及歌行体诗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桃花源;本事;诗风;歌行诗体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71(2012)04—0038—04
“桃花源”的传说古已有之,陶渊明在 《桃花源记 本事也便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并诗》中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 、没有压迫、和平安宁、 王维的 《桃源行》依 《桃花源记》本事 ,采用叙事
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武陵 “桃花源”遂成为承载着 手法,以渔人的行踪见闻为线索,“桃源”事件清晰在
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理想的所在。在经典作品的影响 目。渔人由于贪恋 山中美景 ,遂乘兴而游,他一会儿
下 ,文人的 “桃源”情节 日趋浓厚 ,赋咏 “桃花源”成为 坐看 ,一会儿行尽 ,终于在潜行过山 口逼仄之处后,
文学表现热点,仅宋朝 《桃花源集》便载有百首诗文。 豁然开朗,来到了一片旷望平陆之 中。在桃源 ,他看
在众多以 “桃花源”为题材 的诗文 中,王维、韩愈、王 到的是未改秦衣服的居人,他们忽儿 “惊 闻”、忽儿
安石的三首作品极具代表性,王士稹 《池北偶谈》云 : “竞引”,充满惊喜与热情 ,随后他们又 自道来历 。最
“唐宋以来,作 《桃源行》最传者,王摩诘、韩退之、王 妙的是结局,百转千 回,出人意料。渔人思乡回家,
介甫三篇。”[1]3。通过对这三首诗歌进行 比较 阅读 , 却始终忘不掉桃源仙境 ,遂辞家重返 ,然而峰壑变
或可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把握 “桃花源”文学母题的 改,桃源难寻。短短的几句话,交待了一个耐人寻味
发展 ,同时加强对唐宋诗风及歌行诗体的深入理解 。 的故事结局。故事曲折深刻,跳出常规 ,传奇笔法的
一
、 命意有别,桃源本事面貌各异 运用使之触处生春 ,极具小说特色。王维本意在于
王维的 《桃源行》写于青年时期 ,他性好 自然 ,与 张扬仙境之美 ,所以他笔下的 “桃源”极具美感 。首
陶渊明思想差近,对 《桃花源记 》的喜爱及对恬淡生 先 ,这里景色美 :红树青溪 的桃源路鲜艳炫 目,居所
活的向往使他运用传奇笔法极力描摹桃源仙境之 处处云树攒集 、花竹散人 ,实为仙境 ;其次 ,这里生活
美。而韩愈与王安石皆以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桃源 美 ,白天鸡犬喧吠,热闹非凡 ,夜晚月明房静 ,清幽无
现象,然焦点又各不相 同。韩愈 目睹举 国信佛所带 比,桃源居民们过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单纯生
来的严重后果 ,因而力排佛老,对桃源仙境的置疑与 活 ,平明扫花开,薄暮乘水入 ,毫无战乱与灾荒之忧 ,
讽刺意在唤起 国人对虚无理想国的清醒认识 。王安 和乐平静 ,此种生活真乃快活似神仙 ,就连作者也不
石乃一代名相,忧 国忧 民,面对桃源仙境 ,他 只关注 得不赞其 “成仙”,所居为 “灵境”、“仙源”。
造成百姓纷纷避世的原因,对秦的倒行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