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块倍受世人关注的黄土地,一颗璀璨的史前明星
——半坡遗址五十年的沧桑变化
西安半坡博物馆 张新田
.1上.—JL一
一、 日¨ 蟊
1953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举世瞩目的半坡遗址被发现,经过考古工作者三年的辛苦发掘,
他们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发掘方法,而是采用大面积揭露与多层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至1957年,
这座沉睡于地下六千多年的史前聚落终于重见天日,与世人见面。1956年3月23日。国务院主管
文教工作的陈毅副总理途径西安,在文化部郑振铎、王治秋同志陪同下考察了正在发掘的半坡遗址。
陈毅副总理兴致浓厚地观看了发掘的房屋、陶窑、窖穴、墓葬等遗迹,参观了部分出土的珍贵文物,
当看到人面鱼纹盆和制作精良的骨针、骨鱼钩等器物时,连声赞叹,感慨万千.郑振铎同志建议在
这里建立一座博物馆.当即得到了陈毅副总理的赞同。回到住处,陈毅副总理难抑激动的心情,即
兴赋诗四首,题为‘半坡村访古》。其中两首写道:“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纷陈世所希!绝无甲骨
方块字,七千年前往可稽。”“细孔骨针诚巧矣,鱼钩倒刺不奇欤?瓮棺婴儿骸骨在,后人何事疑唐
虞!一第二天,陈毅副总理就向国务院发了电报,建议拨款三十万元作为建馆经费,很快中央有了批
复。1956年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下达文件.由财政部拨款30万元。建立陕西省博物
馆半坡分馆,在陈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4月1日,占地112.6
亩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①
半坡博物馆从建馆至今.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党和国家
领导人在多次参观时也给予了半坡遗址很高的评价。五十年来,半坡遗址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丰富的出土文物.使世人对史前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也造就了自身在史前
博物馆行列中的璀璨明星之位。
半坡遗址周边环境演变
西安宣言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中谈到“周边环境被认为是体现
真实性的一部分并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并对周边环境的定义作了阐述:周边环境指的是
紧靠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和延伸的、影响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或是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组成部
分的周围环境。我们有必要承认、保护和延续遗产建筑物或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的有意义的存在,以
减少破坏周边环境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意义、价值、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破坏。”由此可见,保护
好周边环境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之举.
半坡博物馆从建馆至今,已历经了五十年的时间.其周边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了
些都市的喧嚣,少了些田园的宁静气息;多了些高楼大厦。少了些青青麦苗,芳草茵茵。所有这些
对一个发展中的都市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但具体到旅游单位博物馆来说,那可就另当别论了。因
为博物馆是游客享受旅游气氛,感悟旅游文化的场所。这些变化和游客想要得到的显然就大相径庭
了。为了改善博物馆的周边环境,必须对其作以调查。通过调查,半坡博物馆周边环境演变历史大
致如下:
从1964年起,博物馆后围墙处就开始建起了居民房,这些民房全部建在博物馆围墙之上,严重
影响了博物馆的周边环境。1974年母系村鱼池西侧西安兴华水泥厂建成,从此博物馆多了几分噪音,
少了些往日的宁静气氛,对遗址的破坏也多了几分威胁。为了解决旅游单位停放车的问题,于1987
年在博物馆围墙北侧建起了停车场,可当时没有注意到其建筑风格。将里边的建筑盖成了楼阁式仿
清建筑,不管是其建筑风格还是总体色调都与遗址博物馆格格不入,在一个举世闻名的遗址博物馆
周边建立具有这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真是有些喧宾夺主之举。西安晚报》曾经做过这样的报道,有游
客误将停车场当成了博物馆直闯而入。这岂不是成了笑话。难道博物馆的标志远不如停车场醒目吗?
即使游客没有这种感觉,可这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遗址博物馆附近应该出现的吗?再者,博物馆周
围出现的高大建筑,使观众的视野严重受限,影响了观众对博物馆周边地形地貌的了解。也因此影
响到博物馆的文化背景,使博物馆的总体风貌显得不协调,不能给观众以整体美的印象。2001--2002
年,堡子村在博物馆北侧建起了所谓的“女儿楼”,当时博物馆并未采取任何阻止措施。事后,在西
安市市委书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态评估总结.pdf VIP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pptx VIP
- 2025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LeicaMS50_TS50_TM50用户手册_v1.1.1_zh(打印版).docx
- 2025年高考思想政治真题完全解读(甘肃卷)(真题解读课件).pptx
- T CPIA 0093—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硅料.pdf VIP
- 2025年房地产经纪协理之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L-草铵膦原药及制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