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省黎族竹竿舞项目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395·
海南省黎族竹竿舞项目
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9院付英伟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中南部。黎族人
性格豪爽,长于舞蹈,且形式多样,但在众多舞蹈中,竹竿舞因
其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而成为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表演项
目。竹竿舞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有着
浓郁的乡土气息。每逢过年过节,黎族人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
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竹竿舞。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
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人。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
源。竹竿舞是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取材可繁可简,世代相
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海南省民族体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海南省的气候、自然环境是良好的旅游资源,加之当
地的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构成一个可开发的、相互促进、良
好的旅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竹竿舞项目的开发,以促
进旅游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396· 民族体育论集
海南省竹竿舞体育活动项目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对关于海南省旅游发展的有关文献和民族地区体育活动开展
情况的论文著作,进行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
1.2.2调查研究法
对海南省主要的重点区域进行广泛调查,收集记录的材料。
1.2.3专家访问法
对有关的问题走访体育局、旅游局、民族宗教局进行了解。
2.结果与分析
2.1海南省民族体育活动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较强的吸
引力,竹竿舞更具有魅力
随着我国经济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
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体育锻炼,并把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民族
体育的开展有较强的凝聚力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由于自然环境不
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五彩缤纷的民
族传统体育项目。譬如,竹竿舞动作刚毅简明,器械简单,不受
场地限制,室内室外都可以开展。舞时,8根长竹竿平行摆放成
四行,两边各蹲4人,每人手握竹竿末端,伴随音乐鼓点的节
奏,竹竿一开一合,不断地敲打,不断地变换图案。数名男女青
年则跟随音乐鼓点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
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
急速地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
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一
喂、哎一喂”,气氛热烈,引人人胜。2006年,竹竿舞被列入
“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护名录”之中。
因此,竹竿舞的开发和利用,对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会起到
海南省黎族竹竿舞项目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397·
巨大的影响。
2.2竹竿舞极具生活情趣,以人为本,运动休闲,突出了丰
富的娱乐内容,也体现出民族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
内涵
黎族聚居在海南省的三亚市、通什市、东方市、白沙黎族自
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琼
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9个市县,部分散居在
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在漫长的历
史演变过程中,黎族人民在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独特的
民风民俗,这是黎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相沿成习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就竹竿舞本身而言,其内在的文化韵味同民
族风俗民情有很大的关系。随着音乐舞蹈艺术的渗入,打柴舞逐
渐地改为跳竹竿,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后来,经
过文艺和体育工作者的加工整理,发展成为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的跳竹竿比赛。其特点是节奏强烈有力,动作明快,古朴粗犷,
艺术感染力强。跳竹竿运动有丰富的姿态,打竹竿也有讲究,它
一般采用跪、蹲、站等,不断变化节奏和图形。跳竹竿者,潇洒
自如地雀跃于竹竿的分合之间,并做出各种翻身、串摆、蹦跳、
跃龙门等花样和高、难、险技巧动作。当一对对男女舞者机警灵
巧地跳出竹竿框架中时,拍击竹竿者齐呼:“嘿!呵嘿!”如果舞
者不能按竹竿的分合拍击快慢节奏而跳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