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牟氏家族慈善文化浅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栖霞牟氏家族慈善文化浅析.pdf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O 2008年第20明 栖霞牟氏家族慈善文化浅析 徐黎明1 姜艳艳2 11.山东工商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 烟台264005;2.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 烟台264005) 【摘要】栖霞牟氏家族明初来栖定居后,*盛几百年的时间,于历史上41-不多见。究其原因,牟氏家族历代相传的慈善传统和文化.当是其 中之一。探讨牟氏家族慈善家风的根源与内涵,对当代山东慈善事业的发展,当不无借鉴与启发意义。 【关键词】牟氏家族;慈善文化;慈善事业 柄霞牟氏家族明初来栖定居后,历时已近600年.其问虽几经浮衰的现实考虑在内。因此在其家珊中也提出了对待下人仁慈宽厚的原 沉,但家道一直呈上升趋势,至十四世年墨林时达于顶峰。仅牟墨林庄 则:“一训恤下:小人女子,为下最难。情不j:达。劳苦多般。赖我生养,每 园,即拥有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佃户村155个,房屋5500余问:病饥寒。咨尔小子,御下以宽。嘲如此尚嫌不足,又在遗命中谆谆告诫后 影响所及。几于大半个胶东半岛:时至今El,仍存住宅480余问,占地辈,对待下人务必宽厚。切勿使之劳累饥寒,方能使下人感恩戴德。 2万余平方米.有。民间故宫”之称。近600年问,整个牟氏家族共出过 牟世家训和遗命,后代多能遵循.较为典型的是十四世牟墨林,牟 10名进上,18名举人,72名贡生,4名监生,从九品以上官员147人Ⅲ|相翼和l‘六世牟心海。牟墨林每逢大灾,必对饥民开仓放赈,道光卜五 (P3),成为柄霞四大望族之首。 年至道光十六年早春,曾将存粮全部赈光”研7)。牟相翼则救活被误认 纵观lfT国历史.名门望族大都只是炫赫一时.一般不过历几世即为邪教者五百余人,并将租产捐与官府创建书院。一时传为美谈IZl 衰,如柄霞牟氏者,兴盛几百年的时间。并不多见。究其原因,牟氏家族 (P99)。牟心海在道光十六年倾尽家产收养十二岁以下小孩四十余人. 历代相传的慈善传统和文化,当是其中之一。探讨牟氏家族慈蕾文化 度过荒年,至今被人称为“活菩萨”ra(P136)。事实证明,牟氏家族的善行 的根源与内涵,对当代山东慈善事业的发展,当不无借鉴与启发意义。 收到厂良好的效果。自明末牟氏家族中兴到民国十六年。牟氏家族几 一、牟氏家族的慈善传统 乎未遭受到民变和匪患.得到r稳定的发展。 牟氏家族始祖湖北公安牟敬祖,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来柄霞 四、牟氏家族的善举 任主簿,以才优政勤崇祀名宦,罢官后贫不能归.遂定居柄霞。从一至 牟氏家族的慈善举措涉及的范围较为宽泛,难以尽述.以牟氏庄 七世,牟氏丁少族弱。受尽豪强欺凌.至八世,人丁始繁,人才始兴,牟 园作为主要代表有以下三个方面: 氏家族渐居柄筋望族之列。应当说,七代的贫困生活.使牟氏家族对穷 1.赈济贫民 人有着深切的I司情,为其慈善家风的形成奠定了朴素的心理基础。八 牟犟林在将逝之际。召诸子立于床前。嘱之日:。吾平生无丝毫浪 世牟道谚任直隶涿州掇笨州判时.即曾摔碎过同乡赵氏官僚的索马令 费,扶困济厄,终身无懈,尔兄弟须记吾占:继吾志者乃吾子.否则.不 牌.说:“涿州比穷,欲强我竭民力以结权贵,吾不忍也。”qP63)道立弟汝血食也。”Io(P76)白此,牟家人代代赈灾,直至土改。牟家赈灾的特点 道行任河南宜阳知县时,多次以俸禄为百姓代纳田赋,为世人称颂.受 在于:第一,每逢火灾。对饥民必倾仓『flj赈;第二,不分季节,常年赈济; 祀f宜阳名宦。自此以后,牟氏家族历代皆有善行传f后世,并将行善 第三,无论何方饥民,有灾即赈;第四,为当地乞丐提供衣食住所。 作为家风载r家训,。一训为善:为善最乐,世德堪师。济人利物.排难 2.以工代赈.修建防洪大坝 扶危。矜亩茕独,衣解食推。咨尔小于。随分施为。响当然。家风的形成 这丰要是对佃户,在农闲时节.佃户出工。庄园供饭,修建了古镇 仅仅由于朴素的信念足难以持久的。只有基于思想文化基础上的理性 都村前南河岸大坝、小山口村莳大坝等,既解决了防洪问题.义填饱J. 思考才能牢田地树、7=起来井为家族成员所遵守。 佃户的肚子。一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