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冶勒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
基础防渗处理设计
余学明 何顺宾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72)
【摘 要】 冶勒水电站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24.5m,建造于高地震烈度区、
深厚不均匀覆盖层上。坝基防渗左岸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接基岩灌浆帷幕,河床部位采用混凝土防
渗墙嵌入覆盖层相对隔水层内一定深度,连接渐变为右岸防渗墙接深帷幕灌浆,右坝肩基础最大防
渗深度约200m,采用140m深混凝土防渗墙接60m深帷幕灌浆联合防渗,该坝基防渗处理其设计与
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本文通过对冶勒大坝防渗系统各个部分设计过程的介绍和分析,对冶勒大
坝的基础防渗处理设计进行了讨论和阐述,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覆盖层 防渗墙 帷幕灌浆 基础防渗
1 概述
冶勒水电站位于四川I省大渡河支流南桠河上游,是该河流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电站。
大坝位于冕宁县冶勒乡,厂房位于石棉县栗子坪乡南桠村。本工程为混合式开发水电站,
大坝和左岸取水口、泄洪洞、放空洞等组成,拦河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顶
右岸坝肩基础,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防渗处理,其中右岸坝肩部位防渗墙及其下
部帷幕灌浆深度达200m。坝基为超过400m的冰水堆积覆盖层,由于大坝基础存在严重
不对称,坝基应力及变形条件十分复杂,其基础防渗处理工程规模及难度国内领先、国际
少有,给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
2坝址区的基本地质情况
2.1地层岩性
冶勒大坝位于冶勒盆地边缘峡谷中。坝址左岸及河谷盆地底部基岩由晋宁期石英闪长
岩组成,岩石致密坚硬,上覆覆盖层厚度为35一--60m,河谷下部石英闪长岩体顶板最小埋
深为55~160m。右岸及河床下部由中、上更新统冰水河湖相五大岩组组成,该套地层勘
探最大厚度大于420m,在地质历史时期里经不同程度的泥钙质胶结和超固结压密作用,
结构密实,透水性较弱,力学强度和变形指标较高。根据沉积环境、岩性组合及工程地质
特征自下而上(由老至新)分为五大岩组。
202
第一岩组(Q2I)为弱胶结卵砾石层,以厚层卵砾石层为主,偶夹薄层状粉砂层。该岩
组深埋于盆地及河谷下部,最大厚度大于100m,最小厚度仅15~35m,具有一定含水、透
水性,并构成坝基深部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具有埋藏深、水头高、动态稳定的特点。
第二岩组(Q;Ⅱ)为褐黄、灰绿色块碎石土夹硬质黏性土层,该岩组在坝址河床部
水、抗水层顶板,又是坝基防渗处理工程的主要依托对象。
第三岩组(Q≯m)为弱胶结卵砾石层与粉质壤土互层,分布于河床坝基上部及右岸
坝肩下部,总厚46一--154m不等,是坝基主要持力层,同时也是坝基和右坝肩下部防渗处
理的主要层位。
第四岩组(Qj。2Ⅳ)为弱胶结卵砾石层,厚65~85m,分布于右岸坝肩上部,该岩组
具有较弱的含水、透水性能,为右岸坝肩上部防渗处理的主要地层。
第五岩组(QrV)为粉质壤土、粉质砂壤土夹炭化植物碎屑层,厚90~107m,呈
青灰、浅灰、浅黄色薄层状,层纹清晰,遇水易软化,透水性微弱,分布于右岸正常蓄水
位以上谷坡地带。
2。2水文地质特征
坝址区处于冶勒山间盆地边缘的峡谷中,属地下水的排泄区。构成坝址的河湖相五大
岩组其含水、透水性不均一。其中,第一岩组、第三岩组、第四岩组之弱胶结卵砾石层具
岩组、第五岩组之粉质壤土和第二岩组的块碎石土夹硬质土层具微至极微透水性,渗透系
长岩在上部属强卸荷岩体,具中等至强透水性,下部为弱至微透水岩体。
坝址区地下水主要受盆地周边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地下水丰富。深层承压水埋
藏于坝址河床下部第一岩组中,以上覆第二岩组为相对隔水层顶板,其承压水位一般在
2570.00m高程左右,具有埋藏深、水头高、流量较稳定、矿化度较低的特点;浅层局部承压
水多埋藏于河床下部第三岩组之弱透水卵砾石层中,以其上覆粉质壤土为相对隔水层顶板,
部石英闪长岩体裂隙含水系统中,以上覆第二岩组或第一岩组下部块碎石土为相对隔水层,
其承压水位变幅不大,一般保持在2553.00m高程左右,埋藏较深、流量大、动态稳定。
3坝基防渗排水初步设计
三向渗流电拟试验表明,筑坝建库后无防渗措施情况下,沿第一岩组的渗漏量不大,
可不进行防渗处理。初步设计坝基防渗措施为混凝土防渗墙和灌浆帷幕。左坝肩基岩埋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