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
JIANGX1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喻闽凤用附子理中汤合桃花汤加减
治疗d~,JL溃疡性结肠炎验案 1则
★ 曾思瑶 陈贤君 喻闽凤。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江西 南昌330006;2.江西中
医药大学 2012级硕士研究生 江西 南昌330006;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330006)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附子理中汤;桃花汤
中图分类号:11574.62 文献标识码 :B
喻闽凤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 中医 2013年7月 6日二诊 :患儿大便稍变稠 ,色绿
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O余载,精 转黄,粘稠,次数减少,2~3次/日,口不渴,时有低
于辨证,学验俱丰,善治小儿各种常见疾病。本人有 热,37.5℃左右,咳嗽稍有好转,无痰,稍有腹胀;查
幸跟随导师学习,侍诊左右,受益颇多,现将其应用 体 :面色仍黄 ,双眼窝凹陷较前减轻,咽不红,呼吸
附子理中汤合桃花汤加减治疗小儿溃疡性结肠炎验 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痰鸣音,心脏、腹部检
案记录如下,供 同道参考。 查正常,舌质红苔白薄,脉细。证属中阳不足,寒凝
患儿丁某,男,8岁,2013年 7月 2El初诊。患 湿滞;治以温中涩肠,行气健脾 ,渗湿止泻。上方加
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4—5年,多次于江西省专 木香6g、薏苡仁 10g,14剂。并予每 日肌注喘可治
科医院、上海医院等住院治疗,现大便次数、质地仍 针2mL,共3日。
异常。现症:解绿色溏薄样大便,无明显粘液、血丝, 2013年7月 2013三诊:患儿大便较前成形,晚
大便次数为4~57欠/31,便时无里急后重,腹胀、无 上时解稀粘便,手指呈爪型,四肢欠温,稍有咳嗽,明
腹痛,咳嗽,气喘3~4天,无痰,无流涕鼻塞,无发 显好转,无痰,小便平;查体:神志清醒,精神较前改
热,无头痛,乏力,小便正常,口不渴,纳食欠佳;查 善,面色偏黄 ,双眼窝无凹陷,咽不红,口唇粘膜苍
体:神志清,面色黄,双眼窝凹陷,咽稍红,双)J~nlz吸 白,心肺查体 (一),舌质淡 白苔薄脉细;查血常规:
音粗,尚及散在痰鸣音,心音偏弱,舌质淡红、苔薄 红细胞 (RBC)3.09×10/L;血红蛋 白(Hb)70g/L,
白,脉细微弱。中医诊断:泄泻,辨证为脾肺气虚,中 白细胞(WBC)6.27×10/L,中性粒细胞 比例 59.
焦虚寒。治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方以附子理中汤 2%,淋巴细胞比例24.9%,单核细胞比率 14.2%。
+桃花汤(伤寒论)化裁:制附片6g,干姜 10g,甘草 患者属久泻脾阳不振 ,气血亏虚,法应温运脾阳,益
6g,赤石脂6g,粳米 10g,党参 10g,砂仁 10g,益智仁 气生血,上方去木香加黄芪 6 当归 6g,1O剂。建
10g,淮山 10g,乌药 10g,5剂,以上配方为中药颗粒 议同时服用铁剂 (自备),纠正贫血。后门诊随访,
剂,开水冲服 150mL,日1剂,分 2次服用,每次 未见复发。
75mL;并予肌注喘可治针 (主要成分是淫羊藿) 按:患儿患有溃疡性结肠炎4~5年,久泻,戕害
2mL,El1次,共 4次,功效可温阳补 肾,平喘止咳; 脾胃阳气,致使肠失固摄。脾阳不足,则失其健运之
腹泻穴位敷贴 (穴位:神阙、中脘、胃俞、脾俞、足三 常,肠失固摄,以致大便滑脱不禁,治当以附子理中
里、三阴交)健脾止泻;医嘱:注意清淡饮食 ,慎肥甘 汤温中健脾,益气祛寒治本为主,桃花汤温 中涩肠治
厚腻,血肉有情之品。 标为辅,于久病正虚者尤宜。方中附子为大辛大热
通信作者:喻闽凤,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