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治疗方法.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方法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方法 外外耳耳道道疖疖肿肿的的治治疗疗方方法法 外耳道疖肿多发生在外耳道外1/3软骨部,因该部 位皮肤上的毛囊和皮脂腺易被葡萄球菌感染,以夏秋 季节多见。其诱因多为挖耳、游泳、中耳长期流脓等 损伤或刺激外耳道皮肤;全身的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 长期便秘、内分泌紊乱、贫血等,机体抵抗力低下时, 均易致本病。 外耳道疖肿的症状以剧烈耳痛为主,常放射至同 侧头面部,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疼痛加重。疖肿 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可减退;耳廓触痛明显,在小儿偶 一触患耳即哭闹不止。检查患耳外耳道内有单个或多 个小疖,呈局限性红肿隆起。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 疼痛明显加剧,此点可与急性中耳炎时的耳痛相鉴别 (急性中耳炎无耳廓牵拉疼)。疖肿成熟后,隆起处变 软或显露脓头。疖肿溃破后,外耳道流出少量脓血, 耳痛随之减轻。 对本病的治疗,应视病情分别采取: (1)在起病初期或疖肿未成熟时,可采取局部热 敷、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及超短波理疗,每天3~4次; 用蘸有10%鱼石脂甘油小纱条置外耳道内,每天更换 1~2次。 (2)若疖肿自行溃破,可用棉签拭净脓液,再用 70%酒精清洁后,置小纱条引流。 (3)疖肿成熟但未溃破者可用细棉签蘸纯石炭酸 烧灼脓腔,使其穿破;亦可局部消毒后,用小尖刀挑 切,取出脓栓。切开后置小纱条或橡皮条引流。 (4)若全身伴有发热不适者可给予抗生素或磺 胺类药物。如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 或复方新诺明1.0g,每日2次,口服。 中医称本病为“耳疖”、“耳丁”,病机为热毒凝聚, 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15g,公英15g,天葵 12g,地丁12g,野菊花15g)水煎服。 中药局部治疗可用耳炎灵滴剂(黄连、黄柏、苦参、 大黄各10克,麻油250克,同入锅内,置火上煎炸至黄 褐色时即可,候凉备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用于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浸透 小纱条置外耳道内,每日换药1次。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