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和康有为碑帖思想之比较王小琴.pdfVIP

包世臣和康有为碑帖思想之比较王小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艺术 《传承》2009 年第5 期 包世臣与康有为碑帖思想之比较 □ 王小琴 [摘 要] 包世臣和康有为是晚清影响较大的书法理论家,碑帖思想是他们书法思想中不能不提及的重要部分。他们的碑帖 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对碑帖的整体看法,包世臣碑帖并重而康有为是尊卑抑帖;对不同时代的碑帖,包世臣褒唐为主而康有为 是尊魏卑唐。然而他们对民间的碑帖都非常青睐。通过比较,能清晰地看出包、康碑帖书法思想具有明显的承接和发展特点。 [关键词] 包世臣 康有为 碑帖思想 比较 包世臣和康有为作为书法家,碑学思想都是他们书法思 势跌宕,充满生命之动感。 想的重要部分,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倡导碑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一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书学理论和 学,在他们的努力下,碑学思想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涌入 看法,在倡导碑学之路上呕心沥血,终成碑学重镇,就连康有 书坛,为晚清的书法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点,继而开创了中国 为也不禁赞道:“于是此学如日中天,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 [3](P255- 256) 书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难得的是,包、康书法思想具有十分 尺之童,十室之舍,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成矣。” 但 明显的承接和发展性。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记载,光绪十四 其书法思想中仍保留有传统帖学的精髓,其思想并没有明显 年,“沈子培劝勿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 日以读碑为事,尽 地倒向碑学,而是主张碑帖并重。其重视帖学主要表现在以下 观京师藏书家之金石凡数千种,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 三方面: 矣,拟著一金石书,以人多为之者,乃续包慎伯为《广艺舟双 1.包世臣从未放弃过对法帖及帖学的研习。包世臣始终 [1](P87) 楫》焉”。 然而,当前学界和书界对于包、康书法思想的特点 以王羲之、米芾、孙过庭等为学习典范,从未放弃过帖学,特别 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出现偏执。本文试图 是在行草书上。从他遗留的大量临作看,他对《书谱》的研习可 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的比较入 谓痴迷。此外,他迷恋米芾并自号小倦游阁外史也透露出其迷 手,对他们书法思想中的碑帖思想进行爬梳提炼。 恋《阁帖》,以米芾相期许的内心世界。而其自称“右军后一人” “碑”作为书法概念与“帖”相对而存在并被广泛提及是清 更是透露出他内心以王羲之为书法最高目标。[4](P37)可见,他的 朝前期阮元作《北碑南贴论》和《南北书派论》之后,而被普遍 帖学观念并不像一些研究者所概括的那样偏执。 肯定和接受是在包世臣和康有为之后。围绕碑和贴,包、康的 2.仍是以帖学的审美眼光为主。嘉庆十一年(1806 年),32 思想发生了多次碰撞和交汇。 岁的包世臣,迁居到扬州观巷天顺园并得溧阳史实所藏的北 宋枣版 《阁帖》10 卷,他即以米芾所刊定本作为标准辨别真 一、包世臣碑帖并重和康有为尊卑抑帖 伪。又如他评价当时的名碑:“正书惟太傅《贺捷表》、右军《日 极寒》、大令《十三行》是真迹,其结构天成,下此则《张猛龙》足 嘉庆二十四年,包世臣与张翰凤同游济南,并搜集到许多 继大令,《龙藏寺》足继右军,皆于平正通达之中,迷离变化不 北朝碑版,还为此专门写了论述北碑的《历下笔谭》,从此便致 可思议”。[5] 看得出来,在评判碑学价值时他用的仍然是传统 力于碑版之学的宣扬和构建。包世臣对汉、魏、晋、南北朝时的 的帖学眼光。 篆、隶、八分等各体的石刻碑志归纳谱系并加以阐述。他关于 3.对帖派一路书法家非常欣赏和推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