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卷第2期 石 油 实 验 地 质 Vol.37,No.2
2015年3月 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 Mar.,2015
- - - - - -
文章编号:1001 6112(2015)02 0141 09 doi:10.7603/ s40972 015 0023 5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赵可英,郭少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泥页岩中的微孔隙和微裂缝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孔隙和裂缝的发育程度关系到泥页岩中含气量的多少。 为
了更好地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页岩储层,将储集空间类型分为纳米级孔隙、微米级孔隙和微裂缝。 运用扫描电镜、氩离子
抛光与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纳米级孔隙、微米级孔隙和微裂缝发育特征分别进行定量表征,并结合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显微组分及
成熟度、X射线全岩衍射和黏土矿物等测试数据,对不同孔隙发育特征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认为:(1)纳米级孔隙平均孔径分
布在17.13~67.65 nm,平均面孔率分布于5.75%~9.37%;微米级孔隙孔径平均值分布范围3.17~5.61 μm,平均面孔率分布范围
10.2%~19.32%;微裂缝百分数在0.36%~0.72%。 (2)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和伊蒙混层含量对有机质纳米级孔隙发育有促进作
用,方解石含量对其则具有抑制作用;石英含量和伊利石含量对泥页岩微米级孔隙发育具促进作用,碳酸盐含量和埋藏深度对泥页岩微
米级孔隙具有抑制作用;石英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和总有机碳含量对微裂缝发育有促进作用,碳酸盐含量对其则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泥页岩;储层;孔隙;主控因素;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
中图分类号:TE122.2 3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transitional facies:
A case study of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
Zhao Keying,Guo Shaobin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Micro poresand microfracturesin shalesar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and drainage channelsfor shale
gas and the pore/ fracture growth degree is related to gas content. To lear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