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明初时期建水紫陶产品陶斗上的风俗画装饰艺术.pdf
俗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直径8.2厘米,胎色青 白,经无
釉磨光,斗面细腻如玉。此斗图案借鉴了吴友如人物画
风格,图中一老翁坐在石凳上休息,旁边的少年正拱着
手对着火炉吹火,炉中升起之烟袅,似乎正要烹煮老翁
身后食物。对秃头老者与束发少年的描绘,王氏在体型
上突出其 “大小”,形态上突出其 “老幼”,老者和蔼
可亲,少年则充满童趣;右侧描绘之树丛,前者浓密,
后者萧疏,虚实处理得当;炊烟穿云而过与云交融;王
氏在此斗中以精湛的线描功力,将人物的形态、动作、
表情、衣褶、云纹、岩石、树木等表现得惟妙惟 肖,寥
清末明初时期建水紫陶产品 寥数笔间,画韵、意韵、神韵兼备;场景设计布局之巧
妙,人物描绘之具象生动,体现了王氏对我国传统人物
“陶斗”上的风俗画装饰艺术 画的深层认识和理解。从图案内容来看,王氏通过对社
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线描写实功力,运用了吴友如
风俗画中的人物和场景构图,再现出一个生动的生活场
景,这一表现手法使人 自然联想起南宋风俗画名家左建
◎孔 明 的 《村田乐》和李嵩的 《货郎图》所中描绘的生动场
景 。
内容提要:本文以建水紫陶在该时期生产的以风
俗画为装饰主题的陶斗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个 三、仿怀道人图白陶方斗赏析
案分析,来解读陶斗装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工艺价值, 仿怀道人图白陶方斗是王受之风俗画装饰的又一
以期为建水紫陶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经典之作;陶斗直径8.5厘米;斗面经无釉磨光,光洁
关键词: 建水紫陶 陶斗 风俗画 装饰 似镜 ,细腻如玉;白色胎体,叩之有金石之声;题款
“仿怀道人”,落款 “受之画”,钤印 “王”;图中所
风俗画是我国传统人物画中的一种类型,以反映 绘之老者坐于山石之上,背倚靠古柳,左手执竹杖,右
社会生活风俗为其表现题材,如唐代韩混的 《田家风俗 手抬于前额远眺,颜面虬须,宽衣大袖,神情若定。王
图》、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等。清末明初时期 氏在此斗中以精湛娴熟的白描线条,将人物的动态表
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 情、衣褶纹理、岩石古柳等逐一表现出来。自古以来我
期,该时期在 “陶斗”这一典型产品的装饰艺术上,形 国的隐逸文化和山水文化就有着直接的关联,画中人明
成了丰富多彩的装饰内容和风格,其中的风俗画装饰以 显己至暮年,而身后的垂垂古柳,野从山石等与老者之
它浓厚的文人情愫和文化内涵,成为建水紫陶装饰艺术 间明显存在着一种 自然的亲密关系,此关系表明了老者
中的一个亮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