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2期
骚体文学:当代楚辞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郭 建勋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摘 要] 骚体文学即楚辞体文学,它是以屈原典范的原初作品为范式、以“兮”字句
为本质特征的作品。骚体文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屈、宋而后的纯楚骚体、楚歌体和骚体赋三种
体式的作品,以及楚骚与赋、乐府诗、七言诗、哀吊文、骄文、曲子词、戏曲等多种韵文的相互
关系,并涉及文体演变史、文学接受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骚体文学;楚辞学;韵文;拓展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03)02-0001-05
近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其一是回归文学本身的呼声越
来越成为研究者的共识,其二是文体形式的探讨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这既是对我
国文学研究意识形态化和泛文化研究的反拨,同时也表明了研究主体理性思维的提升,预示
着文学本位的研究将逐渐成为新的主流。
就古代韵文的研究而言,目前人们的注意力主要依然放在诗歌、楚辞、赋、词、曲等单体
的研究上,尚未能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体式方面的综合探讨。然而学者们在单个韵文
体式的探讨中,不仅力求本身视域的开拓,同时也开始涉及各类韵文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
也就提供了一种韵文整体研究的新思路。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新的领域— 骚体
文学,它的提出,既是对当代楚辞研究领域的拓展,对古代韵文的整体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启
示意义。
众所周知,“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提炼而创制的。“楚辞”之
“楚”固然揭示了它产生的地域与时代,原初楚辞也确实是楚人的专利,但由于它内在的生
命力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并没有随着楚国的灭亡而灭亡,而是继续为后人所模仿与使用。特
别是因为汉高祖刘邦等故楚政治领袖出于对故土文艺的本能喜好,大肆张扬故楚文化,从而使
楚辞、楚声迅速地流布到楚地以外的其他地域,逐渐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一种重要的韵文体式。
其实,古代有不少楚辞学者对战国屈、宋而后的“楚辞”作品是有所关注的。东汉王逸
在刘向的基础上编撰 《楚辞章句》,其中便收录了《惜誓》、《招隐士》、《七谏》等汉人的拟作。
南朝刘AT《文心雕龙 ·辩骚》、萧统 《文选》“骚部”论列楚辞,亦涵盖了《招隐》、《九怀》等汉
人辞作。到了北宋,晃补之更专门选编了《续楚辞》和 《变离骚》各20卷,前者选择后世楚辞
体作品,从宋玉以下,至北宋王令止,共收录26人计60篇,后者则收罗大意祖述 《离骚》或
与 《离骚》有某些相似的作品,从荀况至王令,共38人计%篇。虽然其书已佚,但根据晃氏
《续楚辞序》及 《变离骚序》可知,扬雄、息夫躬、王聚、曹植、挚虞、鲍照、江淹、李白、韩愈、柳
宗元、刘禹锡、王令等人皆有辞作人选其中。晃氏把汉代以来的楚骚作品汇集成书,视这些
作品为“楚辞”在新时代的延续、变化和发展。他注意到了楚辞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式,
有它自身形成演变的历史过程,出于让后世楚骚作品“缘其辞者存其义,乘其流者反其源”
(《离骚新序上》)之目的,有意识地编选此两书,从中体现出他超越前人的楚辞文体史观。
事实上,朱熹 《楚辞后语》正是在晃氏两书的框架内编选而成的。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辟
有 “楚辞”门类,将 “自汉至宋凡仿作者”也全归于其中。“楚辞”不限于屈宋之作,而是将此
概念延伸到所有形式相类的作品,从而赋予 “楚辞”以真正的文学体类的涵义,这无疑是很
有价值的。
现代楚辞学者中,最早用历史的眼光,把 “楚辞”作为一个自足的、运动发展的体系来研
究的人是游国恩先生,其刊行于1926年的《楚辞概论》,堪称楚辞学史上第一部用近代科学
方法对楚辞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陆侃如在此书的“序”中指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把
楚辞当做一个有机体,不但研究它本身,还研究它的来源和去路,这种历史的眼光是前人所
没有的。”书中专辟 “楚辞的余响”一章,对贾谊、庄忌、东方朔、王褒等汉人的楚辞体作品进
行了相当详尽的分析。尤其重要的是,《楚辞概论》还论述了楚辞对汉赋、骄文和七言诗等
各体文学的开启作用。
骚体文学也即楚辞体文学,它是以屈原 《离骚》、《九章》、《九歌》等典范的原初楚辞作
品为范式、以“兮”字句为基本形式特征的作品。如果说屈宋辞作是骚体文学之 “本源”,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欣赏:试论屈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 ,王亚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欣赏:浅论《离骚》脉络与比兴的原始文化内涵 ,张艳萍,唐山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楚辞小史》论纲 ,陈桐生,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论《离骚》的悲剧美 ,朱岩,文教资料.pdf
- 文学欣赏:求索人生--《离骚》《神曲》《浮士德》之比较 ,王天保,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政治活动新论--历史上的评价和我的意见 ,吴兴宇,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 ,刘不朽,中国三峡建设.pdf
- 文学欣赏:《离骚》与意识流 ,孙董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屈原中正的价值意蕴 ,田耕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神人交融假象尽辞--从屈赋中的神话传说探寻屈原的内心世界 ,于衍存、李艳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汉代文人屈原情结的心理结构 ,侯立兵,中国文学研究.pdf
- 文学欣赏:王国维屈骚批评的现代视野 ,朱华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论楚辞与礼乐文化 ,龙文玲,职大学报.pdf
- 文学欣赏:两汉士人阅读屈原的价值取向探释 ,蒋方、张忠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屈原《天问》的科学思想价值 ——并试解李约瑟难题,高炳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2000年楚辞要籍题解 ,周建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诗经》《楚辞》还乡母题原型及比较研究 ,何平,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1995-2004年楚辞体文体特性研究论文述要 ,范卫平,职大学报.pdf
- 文学欣赏:据荆山采访谈现代民俗的演变与抢救 ,邵学海,湖北经济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昆仑文化与楚辞 ,张崇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