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 No.3,2005
王国维屈骚批评的现代视野
朱华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665
摘 要: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借鉴西方的批评概念和思维方式来把握传统屈骚批评的材料,以外化
内,寻求中西批评的契合点,此文呈现的地理文化批评视野及其对屈骚美学精神的独特把握,显示了在西方批评概
念和思维方式影响下,对屈骚完整文学价值的重新发掘。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想象说;情感说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402X(2005)03一0059一04
在整个历代屈骚批评史中,王国维的《屈子文学 不同论》以及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均受此学
之精神》是一篇极为重要的论文。正如((辨骚》在 文《 术背景的影响,形成了屈骚批评的学术新风。刘师
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样, 培较早尝试这一批评模式,率先提出南北文学不同
屈《子文学之精神》在王国维的整个美学体系中所具 论,以屈骚为南方文学的代表,称其 叙“事纪游,遗尘
有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大概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 超物,荒唐橘怪,复与庄列相同。屈平之文,音涉哀
风气在批评家心中的投射,王国维及其同时代的屈 思,矢耿介,慕灵修,芳草美人,托词喻物,志洁行芳,
骚阐释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南北文化之不同及其屈骚 符于二 南《》之比兴,而叙事纪游,荒唐橘怪,复与庄、
对南北文化的融合,这显然是以中西冲突、融合之视 列相同……南方之文,此其选矣!11[t](P261-262)一国维
野张大眼睛来看南北不同及其融合之举。但王国维 则从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南北文化传统差异人 屯,融
的卓异之处在于巧妙地借鉴西方的批评概念和思维 进了文化人类学的崭新视野。在 屈《子文学之精神》
方式来把握传统批评的材料,“以外化内”,寻求中西 中王国维认为中国南北学术思想自古可分为南北两
批评的契合点。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此 派,北方派是 “人世派”,其理想是 “置于当日之社会
文呈现的地理文化批评视野及其对屈骚美学精神的 中”,以求 “改作旧社会”,并且他们日“周旋于君臣父
独特把握,显示了在西方批评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 子夫妇之间”,随处都能找到诗歌的题目,因此 “诗歌
下,对屈子文学完整文学价值和意义的重新衡定与 的文学,所以独产生于北方学派中”。而南方派之理
发掘。 想,在 “创造新社会”,“然改作与创造,皆当日社会之
所不许也”,加之 “南方之人,以长于思辨,而短于实
一、文化地理学的批评视野
行,故知实践之不可能,而既于其理想中求其安慰之
文化地理学派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于西方。英 地也。故有遁世无闷,嚣然自得以没齿者矣”。这种
国学者托马斯 ·布尔克和约翰 ·威廉 ·博克试图从地 遁世无闷、超然于社会之外的思想仅有散文,而不能
理文化环境出发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创立了 产生诗歌。在王氏看来,屈原能写出伟大诗歌的重
社会学中的地理学派,他们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的 要原因是屈原 “南人而学北方之学者也”,即其作品
心理性质,而人的心理性质又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 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但是起根本作用的仍然是
济、文化形态。丹纳较早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文学文 南土土著文化的培植与孕育,屈骚独特的艺术魅力
化批评领域,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了种族、环 离不开偏于一方的荆楚文化奇特风采的滋养。
境和时代三种因素决定文学风格之形成的理论,在 王国维对屈骚独具的南方文化特质进行了倾情
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理论 的赞美。他认为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胜于北人
传人中国后,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学者,梁启超的 远甚,此种想象力只能产生于 “社会文化制度相对落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南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欣赏:试论屈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 ,王亚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欣赏:浅论《离骚》脉络与比兴的原始文化内涵 ,张艳萍,唐山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楚辞小史》论纲 ,陈桐生,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论《离骚》的悲剧美 ,朱岩,文教资料.pdf
- 文学欣赏:求索人生--《离骚》《神曲》《浮士德》之比较 ,王天保,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政治活动新论--历史上的评价和我的意见 ,吴兴宇,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 ,刘不朽,中国三峡建设.pdf
- 文学欣赏:《离骚》与意识流 ,孙董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屈原中正的价值意蕴 ,田耕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神人交融假象尽辞--从屈赋中的神话传说探寻屈原的内心世界 ,于衍存、李艳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楚辞与礼乐文化 ,龙文玲,职大学报.pdf
- 文学欣赏:两汉士人阅读屈原的价值取向探释 ,蒋方、张忠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屈原《天问》的科学思想价值 ——并试解李约瑟难题,高炳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2000年楚辞要籍题解 ,周建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诗经》《楚辞》还乡母题原型及比较研究 ,何平,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1995-2004年楚辞体文体特性研究论文述要 ,范卫平,职大学报.pdf
- 文学欣赏:据荆山采访谈现代民俗的演变与抢救 ,邵学海,湖北经济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昆仑文化与楚辞 ,张崇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屈原的女性情结 ,金道行,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诗骚传统及其现代承传 ,王福雅,湖南社会科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