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国 ·包 头 职 大 学报 2006年 第 .期
1995-2004年 “楚辞体”文体特性研究论文述要
范卫平
(甘肃合作民族师专.甘肃 合作 747600)
摘 要:本文根据1995-200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楚辞体”语文体特性研究的论文,分别从诗《》、骚《》异同
比较、汉代人叶楚辞的接受、楚辞的“语体特点”和“体性”特征等四个方面对“楚辞体”的丈体特性进行综述
关健词:楚辞;文体;特性;综述
中圈分类号:1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41(2006)01一)《030-04
最近十多年,随着文体学视角的介人,楚辞研究对其研 质的差异,导致了诗《》、骚《》之间若干迥异面貌 ”
究对象本身也产生了重新审视的要求。我们搜集“中国期刊 3.诗《》、骚《》语“体”之异:
全文数据库”所载楚辞研究论文,选取1995-2004年十年间 作为我国传统诗歌抒情语体的赋、比、兴,川 ’,‘一’4,
有关论述 “楚辞体”文体特性的论文,依照我们的解读予以 诗《》、骚《》有同也有异。黄桂凤 《楚辞对比兴的发展》(玉《
综述,不确和疏漏之处,敬请正之。 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2期)认为,楚《辞》“增强
、
对 “楚辞体”文体特性的认识,主要是从诗《》、骚《》异同 了比兴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把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比较、汉代人对楚辞的接受(即对辞与赋、赋与骚的文体辨 段。1.“由单纯的比兴发展为艺术上的象征,创造了完整的
析)、楚辞的“语体”特点(兮“”字句式及其音乐性)和“体性” 艺术意境。”.“楚《辞》运用了新的比兴意象,扩大了比兴的
(审美对象和审美精神等方面)特征四方面展开的。 范围,并呈现浓郁的浪漫色彩。3.“比兴中融人了诗人独特
一、从诗《》、骚《》异同比较中看“楚辞体”的文体特性 的感情色彩,赋予了丰富的现实内容,使比兴向个性化、社
虽然对 诗《》、骚《》的异同比较未必是侧重于对其文体 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楚《辞》中的兴由诗《经》中位
特性的把握,但是通过这种比较,仍可看出“楚辞体”的文体 于诗歌的发端的位置发展为自由穿插,展示了更为丰富的
特性。 艺术表现力。”薛胜男《(诗经楚辞)比兴艺术之比较》((湖
I.诗《》、骚《》’.体貌”之异: 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则认为:楚《辞》
李诚 诗《骚异同简论》(文《学评论》1998年3期):“若诉 “以比的泛化延伸、比兴构成象征体系并具有形象美和意境
诸以直观形象,则诗《》恰如满身黄土、手足腾眠的农夫,脚 美标志着比兴的繁荣。”
橱中土,依食黄河;而骚《》则宛若身披薪芷、搔首弄姿的美 4.诗《》、骚《》体“性”之异:
人,娇骄山野,沐灌长江 ” 李诚诗《骚异同简论》说,骚《》“活跃着远古血缘血亲社
2.诗《》、骚《》“体式”结构之异: 会的依稀影子和精灵。”其诗《骚异同再论》(文《学评论》2001
陈二平诗《骚辨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年6期)中进一步指出,“诗《》、骚《》两者中潜藏着的宗教祭祀
版))2004年5期)认为,“楚《辞》属于吟唱体式。”“楚《辞》中 内容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者对中国文学迥然不同
一些结构复杂、篇幅大、叙事性强的作品,整体构思上就有 的影响,从而演绎出了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斑斓色彩。”
吟唱史诗气势磅礴、从容舒卷的特征。” 二、从汉代人对楚辞的接受中肴“楚辞体”的文体特性
李诚诗《骚异同简论》指出,诗《》、骚《》在题材与主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欣赏:试论屈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 ,王亚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欣赏:浅论《离骚》脉络与比兴的原始文化内涵 ,张艳萍,唐山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楚辞小史》论纲 ,陈桐生,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论《离骚》的悲剧美 ,朱岩,文教资料.pdf
- 文学欣赏:求索人生--《离骚》《神曲》《浮士德》之比较 ,王天保,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政治活动新论--历史上的评价和我的意见 ,吴兴宇,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 ,刘不朽,中国三峡建设.pdf
- 文学欣赏:《离骚》与意识流 ,孙董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屈原中正的价值意蕴 ,田耕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神人交融假象尽辞--从屈赋中的神话传说探寻屈原的内心世界 ,于衍存、李艳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据荆山采访谈现代民俗的演变与抢救 ,邵学海,湖北经济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昆仑文化与楚辞 ,张崇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屈原的女性情结 ,金道行,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诗骚传统及其现代承传 ,王福雅,湖南社会科学.pdf
- 文学欣赏:论离骚的美学特征 ,张静,宿州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苏轼笔下的屈原 ,邓昭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作品研究方法觅踪 ,张中一,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吊屈咏骚传统与汉晋文人士大夫心态变异 ,王连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楚辞体的内在特质兼说楚骚传统 ,何念龙,江汉论坛.pdf
- 文学欣赏:试论屈宋在先秦隐逸文化史上的意义 ,张骏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