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诗骚传统及其现代承传 ,王福雅,湖南社会科学.pdfVIP

文学欣赏: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诗骚传统及其现代承传 ,王福雅,湖南社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翔南社吕麟学 2001.2 口王福雅 摘 要:戏曲是中国诗歌文化的派生物,其传情写意的特点更是深入到戏曲的灵魂中。由诗《经》、《离骚)所开创的扦情诗传 统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影响大体上表现为自由灵活的时空调度、戏剧意境的营构以及浓郁的感伤情调等三个方面。现代戏剧史上的田汉、曹 禺等作家的创作同样浸透着丰厚的民族审美传统。 关键词:戏曲诗骚 承传 中图分类号: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765(2001)02-081-004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批评中,一直认为戏曲是由 在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见诗化的优美唱词, 诗词乐舞等传统艺术变化发展而来的,如明王世贞 《曲 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以非常丰富的手段继承了诗词传 藻》说:“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人乐而 统,既有如 “淡黄杨柳带栖鸦”这样直接取自前人的现 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绝句 成诗句,也有如他‘望穿了盈盈秋水,I损了淡淡春山” 少宛转而后有词,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 这样在前人诗句中添加衬字的,同时还有前半化用范仲 耳而后有南曲。”王骥德 古《杂剧序》也说:后“三百篇 淹苏〔幕遮I词后半化用董解元西《厢记》送“别”词的。碧‘ 而有楚之骚也,后骚而有汉之五言也,后五言而有唐之 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李总 律也,后律而有宋之词也,后词而有元之曲也。”戏曲作 是离人泪”这类情景交融的精彩诗句;白朴的梧《桐雨》、 家黄周星在 制《曲技语》中干脆认定:“曲为诗之流派。” 马致远的 汉《宫秋》更以抒情诗剧著称;到了明清时期 如此说法如出一辙,勾勒了古代戏曲的渊流所自,阐明 的传奇作品曲词渐趋雅化,颇具典雅清丽的文人风格, 了戏曲与诗、骚、古乐府、律诗绝句、词的渊流关系:因 而 牡《丹亭 ·惊梦》中华丽含蓄的语言、诗情画意的场 而,戏曲在艺术归属上应属于诗艺的领域,中国古典戏 面更具 西《厢》之风。 剧理论也因此常被叫做曲论。同时,由诗而词、由词而 “诗”不营是为中国戏曲披上了一件美丽典雅的外 曲的艺术发展观也是戏曲理论家们为戏曲的生存和发展 衣,其传情写意的特点更是深入到了戏曲的灵魂中,也 所寻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在重诗词、轻戏曲、视 就是说,戏曲同诗一样,都是 达“情’,、。传‘情”、抒“情” 戏曲为小道的时代社会里,戏曲首先要取得与诗平等的 的产物,清邹漪在 《杂剧三集)跋》中说:诗“三百篇, 地位才能被认可,在廓清这一源流之后,明人阂光瑜才 不删郑卫,一变而为词,再变而为曲,体虽不同,情则 可以堂而皇之地在 《邯郸梦小引》中认定 “则若曲者,一致。”就其内质来说,中国古典戏曲可以说是表现的、 正当与三百篇等观,未可以雕虫小视也。” 主观的、自我的抒情诗,对诗歌抒情趣味的追求,在戏 既然戏曲是中国诗歌文化的派生物,所以,戏也是 曲中演变为对曲词抒情趣味的追求,不仅如此,戏曲中 诗,写戏的人也属于诗人词家,他们从事的戏剧创作被 的每一个表演程式也都是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都是经 称为 度“曲填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剧运动’,的 过提炼美化而具抒情达意功能的诗化动作。因此,如果 发起人之一余上沉认为:“古代的歌舞虽不可考,而关汉 说诗骚传统所造成的戏曲诗歌化倾向还只是语言形式上 卿、王实甫、白仁甫、马致远、高则诚、汤临川、洪防 的表现,那么,由 诗《经》、离《骚》所开创的抒情诗传 思、孔云亭这些人,都是戏剧诗人。宋元的杂剧,明清 统对中国戏曲的影响则体现为内在趣味和追求的深层渗 的传奇,又何尝不是诗;而且在意境上,在字句上,有 透。 许多地方,还能比美诗圣诗贤而无愧。曲要可以上管弦, 诗“骚”传统之影响于中国古典戏曲,大体上表现为 诗又何尝不要上管弦。诗与非诗之别不在外形,而在它 自由灵活的时空调度、戏剧意境的营构以及浓郁的感伤 的本质,所以我们也应该承认关、王、白、马是诗人一 情调这三个方面。 而且是戏剧诗人。;Dl当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更直呼戏 戏曲是叙事艺术,又是时空艺术,它只能在有限的 曲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