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种迁徙语言演变与农业起源的思考,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人种起源,中国人种起源,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蒙古人种起源,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韩国人种起源,英雄文化的起源及演变,人种的起源
人种迁徙、语言演变与农业起源的思考
作者:游修龄
摘 要:农业起源研究通常都根据考古出土的遗址年代和实物遗存,进行不断追溯,目
前已追溯到距今万年之前。本文试以最近有关微卫星标记,测试中国人种和印第安人、澳大
利亚人、新几内亚人、高加索人等与北洲群体样本对照所得结果绘制的种系发育树模式,从
人种迁徙的角度,结合考古发现,追溯我国原始农耕人的来源,及南北农业如何起源和交流。
并从PCDX 基因使人类有可能产生语言的角度,推论农业基本词汇的产生和语言演变的关
系作为旁证,加以综合阐述。
关键词:原始农业 微卫星标记 PCDX 基因
迄今为止,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农业遗址,以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为最早,距今
8000~7000年,接着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范围最大,距今6000年。此后的大汶口文化、龙山
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在距今6000~4000之间。这些遗址出土的代表性谷物是黍和粟,也有
少数的稻谷,但时间偏晚。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为最早,距
今8000年,其次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肖山湘湖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长江
流域以南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累积已达130余处,代表性的谷物遗存是稻谷。
此外,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稻谷遗存,其年代距今9000~8000年,但在江西的仙人洞
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还出土有距今12000年以上的稻谷,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也有类
似早的稻谷出土。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已知的早期原始农业遗址的年代总是南方早于
北方?是否更早的时候,即原始农业之前的采集狩猎时期,北方人是从南方迁去的?如果说
是,则南方又从何而来?人种迁徙和语言起源演变的最近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从世界农业
起源的视角进行重新的思考。
一、中国人种来源的新见解
据《自然》(NATURE) 杂志的报道 ,褚嘉佑等13人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源流关系及与
世界各民族的进化关系,用15~30 个微卫星标记,测试中国18个省市28个样本(內4个为汉
族,24个为少数民族群落)的遗传变异检验 ;并以同样一套微卫星标记,测试4个东亚、2
个印第安人、1个澳大利亚人、1个新几内亚人、4个高加索人、3个北美洲群体样本作对照,
又按结果绘制了种系发育树模式。这个系统发育树的树根把非洲与不是非洲的种群分开来,
所有东亚种群相互聚合在一个类群,与它们最近的遗传种群是印第安人,然后是澳大利亚和
新几内亚人。
东亚种群中,南方种群(S)有三个类群:S1,S2,S3;北方种群(N)两个类群:N1,
N2。根据这个模式,S1与S2的遗传关系最密切,S1,S2与S3的遗传关系次之;S1,S2,
S3与N1,N2的关系又次之;与S1,S2,S3及N1,N2都有关系的是印第安人(30000--15000
年前,表明印第安人是由东亚种群迁徙过去的),至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则是早于东亚种
群即迁往澳大利亚和新几点内亚的,故与东亚种群的关系较远(图1,略)。
1
褚嘉佑及其合作者们的结论是:起源于非洲的的现代人类,组成了现代东亚人的基因库
的绝大多数。根据这个研究结果,现代人的祖先约在距今50000~40000年前开始走出东非大
峡谷,向东和向西迁徙。其往东的迁徙路线可能是先到中东,再经现今巴基斯坦、印度、孟
加拉到中国南方,到达南方的这些迁徙人群,一部分停留下来,另一部分继续向北方迁徙。
由于他们彼此隔离了很长的时间,所以南北人群在遺傳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北方人群比较
单一,南方人群比较复杂,便是人种自南向北迁徙而不是自北向南迁徙的证据。
最近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墓葬中完整的颅骨测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贾湖遗
址的颅骨特征与长江以南的新石器时代的颅骨特征,共17组,具有明显差异,分属北部和南
部两大地区类型 。北部类型包括11组,南部类型有5 组,另一个外贝加尔组为孤立的组(图
2,略)。
贾湖人的种族特征明显属于亚洲北部的蒙古人种类型(包括北亚和东北亚类型)特征,
与同时代同地区(今河南境内)的居民最为相似,与黄河下游的居民(今山东)有密切关系,
同属一个类型。
联系中国古史的传说来看,古史传说认为华夏大地主要生存着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集
团。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沿着黄河东进,散布于黄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