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docVIP

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黄酮类物质有哪些,黄酮类物质颜色,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山楂树叶片卷曲,山楂提取物,亚麻油水山楂提取物

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 一 实验目的 1 复习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 学习超声波提取成分的方法 3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主要试剂 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硝酸铝(Al(NO3)3.9H2O,分析纯),亚硝酸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山楂叶片(采摘于本校校园)。 2 主要仪器 FA106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K8200HP超声清洗器(59 KHz,220 V,500 W,功率可调范围为40%-100%,上海科导超生仪器有限公司) 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四 实验内容 1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0.0124 g于100 mL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溶解,再加入10mL蒸馏水,然后将溶液定量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再用5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避光保存。(ρ= 248 mg/L) 2 标准系列的配制及待测液的显色 准确移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mL至2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1 mL,放置5 min 后,加10%硝酸铝2 mL,放置6 min,再加4%的氢氧化钠3mL,显色完毕后加50%乙醇至刻度,摇匀待测。 3 样品的前处理 将随机采集的山楂叶清洗干净,于烘箱中烘干(102℃,2 h),粉碎碎后过20目筛,备用。 c-在标准曲线查得的黄酮浓度mg/L;ms-称取山楂叶的质量g 4 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结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1.0000 g粉碎好的山楂叶样品六份置于6只150 mL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用50%的乙醇30 mL 浸泡13 h。在300 W的功率下,超声提取15 min,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润洗抽滤瓶,布氏漏斗和滤纸,用循环水真空泵抽滤,并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溶液少量洗涤锥形瓶及布氏漏斗数次,一并抽滤。将滤液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溶液定容,摇匀,制成待测液。 准确移取待测液4.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按标准系列中显色步骤显色,(注意所加试剂要加倍。),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五 数据记录与处理 1.标准曲线 1 2 3 4 5 19.840 29.760 39.680 49.600 59.520 0.156 0.234 0.312 0.393 0.465 R=0.99986 Y = A + B * X B=0.00783 A=0.0012 2.实验数据 1 2 3 4 5 36.443 34.806 33.718 34.822 35.533 0.287 0.274 0.265 0.274 0.280 R=0.99983由线性方程计算得 1 2 3 4 5 平均 0.287 0.274 0.265 0.274 0.280 0.276 36.501 34.840 33.691 34.840 35.607 35.096 含量ω 45.626 43.55 42.114 43.55 44.509 43.870 六 实验讨论 1.由于实验提取之前未浸泡导致含量偏低。 2.实验提取测定中可能由于操作原因,导致一组数据偏低,未采用。 序 号 浓 度 吸 光 度 序 号 浓 度 吸 光 度 序 号 吸 光 度 浓 度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