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痰祛瘀温肾利咽治疗慢性咽炎180例疗效观察.pdf
16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年第 14 卷第 17 期
·中医中药·
化痰祛瘀温肾利咽治疗慢性咽炎180 例疗效观察
苗连绪
(新疆油田公司准东职工医院,新疆 阜康 831511)
摘要:
慢性咽炎一般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该病在祖国医学称之为喉痹。若见喉底颗粒增多,状如帘珠者,称“帘
珠喉痹”。从多元论出发,自拟“化痰祛瘀、温肾利咽”的治疗原则,应用“桂附地黄丸、通心络胶囊、通宣理肺丸(或
复方瓜子金颗粒)”联合治疗与普通用药“清咽滴丸”进行疗效对照,其中治疗组病例 180 例,对照组病例 176 例。
两个月为期限观察疗效,结果证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咽炎;化瘀祛痰;温肾利咽;标本兼治
中图分类号:R766.1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4.17.126
0 引言 致发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等原因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 导致病情加重,咽部检查粘膜肿胀,或有暗红色斑块、树
症,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一般病程较长,症状顽 枝状充血,咽侧索肿大,咽后壁淋巴滤疱增生。
固,不易治愈,视其病变情况,可分为单纯性、肥厚性和萎 1.2 一般资料
缩性三种类型。该病在祖国医学称之为喉痹。若见喉底颗 所有病例均为近七年内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
粒增多,状如帘珠者,称“帘珠喉痹”。多为急性咽炎反复 组病例180例,男76例,女104例;年龄最小10岁,最
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或者各种鼻病后因鼻阻塞而长 大75岁,平均年龄48.3岁。对照组病例176例,男76例,
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 女10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48.0岁。
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也可以因为各种物理化学因 2 治疗方法
素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 治疗组 治疗法则:化痰祛瘀,温肾利咽。用药:桂附
度等引发。另外,各种慢性病,如贫血、便秘、心血管疾 地黄丸加通宣理肺丸(或复方瓜子金颗粒)、通心络胶囊。
病、下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引起的瘀血性改变,都可继发本病。 15天为一疗程。
主要表现为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 对照组 治疗法则: 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用药:清咽
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检查常见咽部粘膜弥 滴丸。15天为一疗程。
漫性水肿或充血,呈暗红色。并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为 3 疗效观察
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可见粘膜增厚,弥漫充血, 3.1 疗效标准
或腭弓和软腭边缘增厚,咽后壁有多数颗粒状突起的淋巴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
[1]
滤泡 。一般病程较长,顽固难愈。本治疗法则的设立和疗 定临床痊愈:用药7天以内症状明显减轻,2个月以内症状
效的观察,据本地区的发病占有率并结合其内在发病机理, 及体征消失;显效:用药7天以内症状明显减轻,2个月以内
仅就单纯性、肥厚性慢性咽炎进行论证。 大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用药7天以内症状减轻,2个
1 临床资料 月以内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无效:用药7天以内症状不减
[2]
1.1 诊断标准 轻,2个月以内部分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 。
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3.2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因鼻炎部因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