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列宁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pdf

列宁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宁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pdf

列宁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 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 彭进清 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初期,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出发,创立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这一体制虽然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在和平建设时期行不通,列 宁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推行了以“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自由”为架构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立了 一个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计划管理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新体制,为当代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 理体制改革开辟了思想源头。 关键词:列宁思想;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作者简介:彭进清,湖南商学院教授,博士(湖南长沙410205) 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构 建俄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重温列宁这一带有俄国特色的体制探索史,对于 我们加深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初期经验的认识,启迪我们深入推进当前我国宏观经济 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出发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 义从理想憧憬变成具体实践。在这一崭新的历史实践中,执政的无产阶级如何设计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体制,从而有效管理社会主义的国家经济是一个既无先例可鉴,又无现成模式可循的重要课题。正如 列宁自己所说:这是在攀登一座还没有勘察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在这里既没有车辆,也没有道路,什么 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早经试验合格的东西!”①为此,列宁在起初时期只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中寻 找答案。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将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商品货币关系、 市场等不复存在,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将被自觉的计划调控所代替;整个社会的一切生产部门将在 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下由一个“中央管理机构”(公社)集中管理,全部社会生产将按统一的计划进行。遵照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预言与设想,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初期,特别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创立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这种经济管理体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 普遍实行国有化,将从地主资产阶级手中夺取过来的企业、经济组织和部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特别是“战 时共产主义”时期,为了最大限度集中资源满足战争需要,列宁更是加速了国有化的进程,扩大国有化的范 围,除了大企业之外,进一步将中小型企业也收归国有,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中小型工业企业国有化的实 施,使俄国几乎全部的工业企业都收归到国家集中管理。二是对国有企业实行高度集权的总局制管理。各 总局高度集权,不经过地方苏维埃,自上而下对所属企业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与“条条”管理,直接给企业 下达指令,规定企业的生产计划,负责企业的资金调拨、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统一分配企业的产品等。进 入“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这种高度集权的总局管理制被进一步强化,总局数量从1918年底的18个增加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BKS007) ·56· 万方数据 列宁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早期探索及当代启示 1920年底的52个,总局把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统统包下来,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不实行经济核算。全 国俨然一个统一的大军营、大军工厂。三是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与市场,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 在生产领域:严格生产的计划管理,使全部社会生产按照服从于战时任务的集中计划进行,“按照一个全国 性的计划把全国所有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②;在流通、分配及消费领域:取缔自由市场,实行余粮 收集制,并对主要农产品(粮、糖、菜、肉等)全部实行国家垄断,严禁私人买卖,把全体居民组织到统一的消 费公社网中,利用消费公社把整个分配机构严格地集中起来,有计划地集中分配一切必需品等。通过这些 措施,试图用社会主义统一的经济计划调整生产,用有组织、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从而“把全部 国家经济机构变成一架大机器,变成一个使亿万人都遵照一个计划工作的经济机体”@。总之,十月革命胜 利后的最初时期及“战时共产主义”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