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水为嘉陵江正源之浅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水为嘉陵江正源之浅说.pdf

文化旅 游 Tourism Today 当一代一方 游 西汉水为嘉陵江正源之浅说 刘 劲 (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 白银分行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 要 :由于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学界对嘉陵江正源的争议颇多,甚至 出现截然不同的推断结果。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历史典 籍记载和国家权威机构考古报告 ,从历史、文化、自然诸方面对嘉陵江正源作 了自己的判断,以资研究者借鉴。 关键词 :西汉水;嘉陵江;正源;考证 中图分类号:$7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1)17一O117—01 对于嘉陵江的源头,学界历来有四种说法 :一为四川省纳摩峡谷 今笔者对此三原则一一辨析 ,如有错漏 ,敬请相关专家指正。 泉;一为甘肃省碌曲县曲哈尔登泉;一为陕西省风县凉水泉;一为甘 河“源唯远”原则之辨。 肃省天水市齐寿山之西汉水。按照常理,嘉陵江正源只能是唯一的, 由曲哈尔登泉水群起算,新的嘉陵江干流长度比宋以前以西汉 那么,四处源头 中谁是正源呢?今笔者根据历史典籍和有关资料记 水主流的嘉陵江长度增加 56公里,比宋代 以来的嘉陵江长度增加 载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对嘉陵江正源做一浅考 ,不当之处,恳请方家 130公里 。依笔者私见,“河源唯远”原则实不足取 。常言道 ,“小河有水 指教。 大河满”,若仅以河流长度算计 ,假使长河流量小而短河流量大,则短 1依历史渊源确定正源 河只能是最主要支流 ,故依河流长度定源头实不具科学性。 四川纳摩与甘肃 曲哈尔登所流入的白龙江,《禹贡》中称为 桓“ “水量唯大”原则之辨。 水”,东汉郑玄言 ,“雍 、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 ,道 当由此州而 据有关师生介绍,嘉陵江昭化旧城多年平均流量为634m3/s。其 来 。”意思是说 ,“桓”是 中原与夷戎的分界线,其与 《禹贡》中所讲的 中故道水多年平均流量为245m3/s,占昭化旧城流量 38.6%;而白龙江 “潜水”是两条不同的河流 ,历史上也从未将其列为嘉陵江正源 ,故此 多年平均流量为389m3/s,占昭化旧城流量的61.4%。据此应以白龙 二说皆舍。至于陕西省凤县凉水泉 ,历史上亦从未言及 ,而陕西嘉陵 江为嘉陵江正源。此说似为正确 ,然河流流量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 , 江 ,即 《水经》中所谈之漾水,其源为甘肃天水市自家河 ,自宋起则称 其 因季节、环境、自然、人为等因素而变化 。以西汉水为例 ,古时其森 为嘉陵江。 林茂密、水量巨大,此可从 《禹贡》、职《方》、《山海经》等古籍和放马滩 对于两汉水,史家谈论最多。譬如 《通典 ·州郡四》云:“蟠冢山,西 秦 国地图等文物中查列,然后因人为破坏和 自然变迁 ,西汉水流域水 汉水所 出,今经嘉陵曰嘉陵江 ,又有段谷泉 ,蜀将姜维为魏将邓艾破 土流失严重 ,水量不均,灾害频频 ,流域面积和流量相应减少 ,岂有 以 于此。”《元和郡县图志》云:“西汉水,一名嘉陵水 ”。 《水经注》云:“西 今之水量定古之水源之理乎? 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古之嘉陵水 ,本西汉水也。”由此可 河“源唯直”原则之辨。 见,嘉陵江在宋之前系指西汉水,在宋之后则指漾水,故依据历史渊 此原则实不值一辨。稍有地理常识 的人都知道,泉水溢出后 ,并 源 ,西汉水当为嘉陵江之正源。 不能以直线流向大海 ,而是因海拔、山势、水量等的不同而曲折前进 , 2依文化沉积确定正源 甚至如西汉水一般向西流。历史上漾水 曾发生过 “袭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