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三第十七章第1、2节种群de特征和数量de变化(人教版)-教师参考.ppt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三第十七章第1、2节种群de特征和数量de变化(人教版)-教师参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三第十七章第1、2节种群de特征和数量de变化(人教版)-教师参考.ppt

(4)     ? ? ?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量 等)的变化关系     时间   菌数 次数 1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 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 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 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1.(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 、 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 其中最可行的是 (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 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 个体数目 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注意: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 。 答案: D 2.(2009·山东高考)如右图曲线a、 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 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答案:D 解析: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曲线a表示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正确。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3.(2009·安徽高考)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 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 (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 (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 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 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下降,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第37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有关,第1~37天,成虫数量成“S”型增长。 答案:C 4.(2010·江苏高考)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 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 d,每天定时测 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 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 _____________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入粉绿狐尾藻 (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_______存在显著的竞争 关系。 (3)也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 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 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