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三第十七章第3、4节群落de结构和演替(人教版)-教师参考.ppt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三第十七章第3、4节群落de结构和演替(人教版)-教师参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三第十七章第3、4节群落de结构和演替(人教版)-教师参考.ppt

物种 1 物种 2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6 物种 7 物种 8 物种 9 物种 10 乙类群 样本1 33 40 12 40 0 10 25 11 15 22 样本2 35 60 10 41 0 12 30 14 27 21 样本3 33 50 18 35 0 11 25 12 16 19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 较小,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 答案:C 2.(2009·全国卷Ⅱ)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 数量减少 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也会得到蚂蚁保护,二者属于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答案: D 3.(2008·海南高考)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 该草地群落中 (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解析:从农田演替成的杂草地,生长着更多的物种,这些生物形成了一个新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植物因其所需阳光,动物因所需食物分布不同而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C 4.(2010·福建高考)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 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 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 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 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 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___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__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解析:(1)①图A中:移入滨螺后,由于滨螺捕食浒苔,导致浒苔数量下降,角叉苔数量有小幅度上升,因此浒苔与角叉苔构成竞争关系。②观察图A、B,岸蟹的种群密度与浒苔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B坑在移出滨螺前岸蟹很少,是由于角叉苔占优势,浒苔处于劣势,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捕食,从而造成岸蟹数量较少,滨螺数量较多。③该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2)①从图C可以看出: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需要优先保护凸出基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该措施属于就地保护。②由图C可知,当滨螺密度在100只/m2~200只/m2时,水坑中的海藻物种数比较丰富,营养结构相对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答案:(1)①被滨螺取食 竞争 ②浒苔 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数量较少;由于天敌(岸蟹)数量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 ③浒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r4d52fg46fr3d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