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辨证施针论治颈椎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三升半,分三次服”治疗跌打损伤,瘀血在腹。这些方法,简便验廉,在 当今骨伤临床也广泛运用。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对临床医学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内外妇儿几个大的学科,而且也体现在对骨 伤科之类的小科,真可谓“穷搜博采”,并无丝毫轻视。《本草纲目》中的药物、方剂是李时珍辛勤发 掘博采的结果,由于是从实践中来,故具有可靠的实用性。我们骨伤学者应该充分挖掘整理《本草纲 目》对骨伤科疾病治疗之精华,使祖国医学发扬光大。 从五脏辨证施针论治颈椎病 韦丹1,林连美2 1.湖北省中医院;2.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摘要】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多从心肾施针,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多年临床 经验,认为其与五脏皆有关,故从心、肝、脾、肺、肾五脏进行辩证施针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 果。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学者参考。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五脏 cervicalvertebra a diseaseis common treatment [Abstract]the disease,clinical disease,frequently-occurring fromthe theauthor the with ofclinical literature,combined heart,kidneyacupuncture,butthrough years isrelatedwiththefiveinternal treatmentfrom experience,it organs,theacupuncture achievedtreatmenteffect.Fruit.Thesummarizedas the follows,for kidney,and good University. [keyword]CervicalSpondylopmhy;acupuncture;viscera 颈椎病是u’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问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 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属祖国医学的“眩晕”、“痹”、“项肩痛”等范畴。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 患者,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21。 笔者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发现,现代医家皆认同“心主血脉”,“肾主骨”的说法,故临床针灸多从 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发现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明确。符文彬㈨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 验,提出采用联合针、灸、埋针从心肾论治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学者从脾胃进 行施针论治,如蔡玉梅等瞄1选择6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兼有脾虚证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 常规循经取穴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取穴从脾胃论治。分别在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后采用颈 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和疼痛、麻木评分及 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 然《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的第三十三篇有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 274 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 会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 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 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