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贴模滚压成形技术的成彤原理如圈1所示.板材的~端或两端通过辅助式的克扳器夹持,在成蟛过程
rp利用定的力进行控制,菝力的大小为不使板村产生塑性变形为准。其F模为固定式的模具或为多点成
彤楼具,通过外层包覆具有弹性的壤氯醋材料或具有气囊的粱性辊.通i=【在刚性辊上施加向下的力和向前
的推力,促使板材贴敖在模具上变形。
■I
i}i■
图1潍E成彤原理
2模型建立
z1有限元模型
比为O
量为1∞胁,泊梧比为049.密度为1150
元).基本体群和压辊使用刚性的四节点四边形壳单元划分阿格。
目z成彤鞍形件的有限元模型
22边界条件
底模在x、V和z方向的平动及旋转自由度都被施加了约束。袭性辊在z方向上的甲动和在x和Y方向,l的
转动被约束。在x.yp/向的平动及z方向的旋转自由度木施加约束。扳材两端受到夹板器的约束.使其向
两端拉伸,其值小于板材的塑性变形的拉力值。
3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3 1滚压成形与传统拉形应力蹙化对比
图3是滚压成形和传统拉形成形20-厚马鞍形曲面件的数值模{cc结果。从等效应力的圈3a上可咀
看出,壤压成形的板材的应力分布均匀。如果利用同样的压边力情况下,扳材的有效部位基车没有发生塑
性变形.从圈曲上可咀看出,等效应力分布极其不均匀,在压边力附近的等效应力明晰高于其他部位,而
板材中间的等效应力明显的低。
32滚压成形与传统拉形减薄对比
图4给出了滚压成形与传统拉形的塑性应变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从圈4a上可以看出减薄分布较均匀,
板材边缘的撼薄较中问大,而从图4b上可咀看出板材边缘减薄明显太于中间.而在中间部位减薄特别小。
因此,为了达到拉伸强化作用,传统的拉伸成形过程要对夹板器赋予更人的力,同时也需要对模其进行包
络成形,而壤压成形所需压进力较小。圈5给出了横向中闯脊线减薄分布情况.从吲中可以看出.碱薄值
基奉上为011啊。图6给出了多次滚压后板材的减薄率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滚压次数的增加.扳
材的减薄逐渐增大,但是随着滚压攻数的增大到一定的时候,减薄基本不再变化。
a)攘Ⅱ成形*&&^#布 b)传绕扣*等效应^分布
围3壤Ⅲ成*々#《∞数值模拟站※
a)《Ⅲ成*教材《*$#☆ b)*统拉m扳材减薄隼分布
月4镕E成E0传统#《《材《薄翠#布
”{i
q 1 .}
。1 I^ ! ㈠
。j f ii.√~.j
..j J P’o ’√ |,
{J I/ 山岫
”i1:。..一一一:.
圈5横向中间脊拽减薄分布情况 盥6多披滚压扳村平均减薄分布情况
3结论
贴模渡压成形是一种新的成形工艺,滚压成形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成形效率高.所用成形力小等特
点,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其成形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和减薄等,进而证明了该成形工艺的有效性,为将
要设计和研制贴模攘压成形装置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al
ⅢLiMz,CaizV,Suiz,d
Multi-pointmⅡⅡ%吮llD0b∥forsh∞tmetal】JoumalofMaterials
2092,129(I-3}:333一.338
【2】裴永±±连来.E世捷逆向I控在轿$顶盖多点成形中∞应月【日十目机械I程,2008,I9(6):748-750
6】“5
[3】Fn字.车束升,等蒙&拉B日重梅柔件模且挺W±成系%Ⅱ&&Ⅸ月研究Ⅲ塑性』摧学报.2006,13(0
贴模柔性滚压成形技术及其板材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 胡志清, 赵勇, 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