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性背后的自然景观-略论王维山水田园诗境的绘画性,王维的田园诗,王维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田园诗,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第一位田园诗人王维,诗性智慧,诗性正义,杨守森追寻诗性之光
第 卷第 期 年 月
!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 ’! (% ’# ( ) ;3 !#
)%*+,- %. /0-,1 /0*, 23-403+5 /%313 6*7-,89835 : ;%48- ;483,435
!!!!!!!!!!!!!!!!!!!!!!!!!!!!!!!!!!!!!!!!!!!!!!!!!!!!!!!!!!!!!!!!
诗性背后的自然景观
———略论王维山水田园诗境的绘画性
薛 和
(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福建泉州 ?@! )
[摘 要]唐代杰出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蕴藏的绘画性以
及王维在艺术语言上的独特性,揭示了诗人画家王维寓画于诗的人文理念和精神,体现出中国文人探
索自然景观文化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诗性;田园诗画;绘画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A!B ’!! C DE F DBEG !# # F #=H?
在中国诗歌史上,关于描写吟咏自然山水景观的文人、墨客、诗人不在少数,而象唐代诗人、
画家王维那样把诗性融入绘画审美领域的诗人毕竟寥若星辰。所以才有了宋代亦是诗人画家苏轼的共
鸣,苏东坡在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苏东
坡深悟王维诗中通透的那份充满才情和空灵的绘画性,故有此知已般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王维 ( — ),字摩诘,蒲州人 (今山西永济),工诗善画,博学多艺,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
B D B@D
[]
D
人之一 。其实,王维从青年时就已萌生向往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风神绝尘、放达飘逸的文人高士,
抑或说,他天生具备了某种与山水田园结缘而追寻理想精神家园的理念。
一、青春放歌
王维早慧,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在少年时就对诗画有极高的天赋,通音律,博学多艺于一身。我
们且看他十五岁 《题友人云母障子》一诗,便可知晓少年王维放歌诗画的才情:“君家云母障,持向
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画来。”这是一首看到朋友家用云母石色绘画装饰的屏风画面而作的即
兴诗,尽管陈述直奔主题,但流泻在诗意中的山泉潺湲如鸣在耳的意境,使欣赏者感到彼画非画而心
旷怡然。说明少年王维作为观画者,其敏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一般同龄人所不具备的。若干年后王
维步入浪漫的青年时期,从十五岁离乡赴京谋求仕途发展,即以自己非凡的才艺博得上流社会的青
睐。此时的王维或许有了京城开放的环境和上流社会的熏陶,诗风渐渐成熟而放达。在人生的舞台上
初出茅庐的王维既历练自我的生存能力,亦修练艺文的深度和广度。二十一岁所作 《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
与广川闲。”年及弱冠的王维才情横溢,呈现在诗境中的画意散落在他年青敏感的心灵空间,达练通
脱,寓简以静。在诗性的背后蕴含着纵其性情、置身空虚的禅家风骨。二十一岁的王维就有如此澹远
悠长的心境,让读者不胜慨叹,天性使然的王维对诗画造境的能力在青年时就已有风格展现。尽管其
间颇多仕途坎坷,但对诗境中描摹的画境终究是他人生之途的寄托所在。一颗年青的心竟然一方面应
对官宦的险恶与黑暗,另一方面却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渡河到清河作》)做着远游天涯、荡
涤胸阔的幽梦。袁枚 《随园诗活》补遗卷十说:“诗家两题,不过 ‘写景、言情’四字。”王维青年时
期放怀诗篇寓景于情多于对绘画的感悟,也许是仕途的风雨兼程对景态物语缺乏更深刻体察,这时期
他诗作中给予绘画性的描述显然很少,有一种匆匆过客的感觉,缺少归隐后那种从容、淡然、平和的
心态。这与年青时那张扬的个性、风华正茂的心理不无关系。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