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春版七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word教案.docVIP

2016年长春版七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word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长春版七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word教案.do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这时他在文学方面,也早已名声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趣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三、朗诵这首诗,并指导。 简单了解了韩愈的生平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在朗诵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诗的语速,语调和节奏。这是一首五言诗,我们之前也学过很多五言诗,希望同学们在朗诵的时候能把握好节奏。 (请同学朗诵并评价) 四、赏析 朗诵完,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先看诗的前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老师想请同学来翻译一下这两句。 天街:唐朝长安的街道。 酥:酥油,牛羊乳汁制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译: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意象:天街、小雨、草色 “润如酥”是比喻,新颖,传神。这两句是写景。 在如酥的春雨的滋润下,小草悄悄地冒出幼芽尖,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这就是早春的草色,当诗人满怀欣喜地想走近观看时,那淡淡的青色反而不见了。 远远望去,草色新绿,走近了反而看不出。也许有的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正是早春草色的特点,靠诗人传神的妙笔记录下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作用:前两句写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很充分的铺垫。) 2. 我们再看诗的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老师也想请同学来翻译一下这两句。 译文: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后两句诗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诗人首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就是把早春说成是春季中最美的一段时间。绝胜:远远超过。烟柳:如烟之柳;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一个“满”字,说明春天已经快过去了,那时已是暮春时节。 作者说早春之景“绝胜”暮春之色,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 五、同样是赞早春,我们对比赏析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桃花初放 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江暖鸭嬉蒌蒿满地芦芽短 春天开淡黄色花的一种野菜。芦笋。 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芽短嫩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不但使全诗灵动鲜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