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东海典型泥质区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万方数据 谨以此论文献给 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家人和朋友们 ----------------王 亮 I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东海典型泥质区高分辨沉积记录及其对 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摘要 陆架泥质沉积体形成于冰后期高水位时期,接受来自大江、大河以及人类活 动进入海洋的陆源物质、污染物质,具有高的沉积速率,是开展全球变化区域性 响应以及边缘海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良好选区。东海陆架受到其西侧的陆源输入 和来自其东侧的西太平洋强劲的边界流共同制约,陆架上发育的泥质沉积区无疑 是记录来自东、西两侧影响的理想位置,而不同位置的泥质沉积体因离长江口远 近、海洋动力因素、水深等的差异,导致它们在记录气候环境变化上异同。因此, 本研究把内陆架泥质区、远端泥质区看作一个整体,开展多参数的年际-年代际 高分辨沉积记录研究,揭示该区沉积作用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特征,为全球变 化的区域响应提供科学支持。 本文通过对采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C0702、C0803站和济州岛西南的远端 泥质区CFJ103站等3个沉积物岩芯,以及10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开展了沉 积物粒度、黏土矿物、常微量元素以及生物硅分析测试,结合放射性核素测年建 立了内陆架及远端泥质区数百年来的高分辨沉积记录,通过与影响该区的全球气 候环境因素的比较研究,配合功率谱 (REDFIT)及经典模态分解 (EMD)等周 期分析数学方法的应用,阐明高分辨沉积记录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 和影响机制。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内陆架泥质区、远端泥质区在沉积速率和沉积物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差 异。内陆架泥质区沉积速率高、沉积速率不稳定,其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远端 的济州岛泥质区沉积速率低、稳定,其沉积物来源受到废黄河侵蚀物质的明显影 响。 (2)建立了内陆架泥质区、远端泥质区高分辨的粒度、黏土矿物、元素、 生物硅及生源钡的沉积记录,揭示了该区沉积记录阶段性、趋势性和周期性等变 化特点。风暴潮、洪水等事件过程引起沉积物粒度和元素含量、黏土矿物含量的 突变,而近50年来人类活动主要体现在沉积记录中Pb、Zn等重金属含量明显 富集。 IV
万方数据 (3)内陆架泥质区黏土矿物组成在1950年前后的存在明显变化,表现为伊 利石含量的降低、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的升高,主要源于东亚冬季风控制下的沿 岸流及上升流的强度的年际差异以及陆源物质入海通量的改变。 (4)内陆架泥质区、远端泥质区的粒度组成和东亚冬季风有着良好的响应 关系,当冬季风增强时沉积物的粗粒组分含量增大,代表冬季风的敏感粒级组分 的含量和平均粒径均有随之升高。内陆架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下东海沿岸流强度 变化的影响,而济州岛西南则主要受到东海冷涡及上升流的影响。 (5)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受粒度的显著影响,它在 16μm沉积物 组分中含量最高,这与该海域硅藻群落构成及水动力环境有关。 (6)估算了东部陆架细粒沉积物的生物硅沉积通量,高值区位于长江口和 内陆架泥质区,其次是黄海南部泥质区。生物硅沉积通量的空间分布形式与浮游 植物生产力水平对应良好,并与沉积速率密切相关。 (7)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生物硅的记录了该区近数百年来的硅藻生产力波动, 发现了该波动和季风强弱、太阳黑子活动、ENSO及PDO等存在良好响应,同 时揭示了近30年来生物硅含量减小趋势与人类活动影响下营养物质输入的差异 引起的生态系统硅藻比例下降有关。 关键词:内陆架泥质 ;远端泥质 ;沉积记录;生物硅;东亚季风;全球变化 V
万方数据 High-resolutionsedimentary record inthe typical mud areas of EastChina Sea and itsresponseto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Abstract MudareasinthecontinentalShelfwereformedinthearePostglacialperiodwith high sea level with huge input of terrigenous clastic materials and Pollutants from large rivers and anthropogenic emission, and with a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Mud areas are considered as good targets to develope researches on global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andland-seainteractionsinthemargins.The sedimenta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