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及其细胞学诊断
——文献复习与病例报告
马博文金辉(麦克奥迪(厦门)医疗诊断系统有限公司)
Tumor)是一类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性肿瘤,发生在肺、支气管较为多见,其他部位则较为少见,如子宫颈、卵巢等。
在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内存在神经分泌颗粒,免疫细胞化学示其对神经内分泌
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tumoursofthe
·子宫颈神经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cervix)是一种发生
在宫颈、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子宫颈上皮性
癌的0.5%一5%。发病年龄范围广,可发生于4卜80岁,以4卜50岁多见。临
床表现同一般子宫颈癌,如阴道排液、白带多、出血、尤其是性交后出血。Albores
—Saavedra等(1971)首次将其作为子宫颈类癌报告,由于诊断名称不一,致使
此种罕见病种的发生率、组织学诊断标准、生物学行为和最佳治疗方案难以确定。
1996年美国病理学院和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对子宫颈内分泌癌(NEC)提议一
种新的分类:包括典型类癌 (typicalcarcinoid)、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ellneuro—endocrine
carcinoid)、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ImSe carcinoma)和
小细胞癌(smallcarcinoma)4类。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病因不明。由于正常子宫颈内膜含有20%的嗜银细胞,
类似内分泌细胞,故认为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可能来源于此种细胞。子宫颈神经
内分泌癌常表现为非神经内分泌分化,提示此瘤可能由原始干细胞多方向发展而
来。
诊断上本瘤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必须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形态学诊断标准和小细胞肺癌相同。免疫组化研究证实, CD56是诊断子宫颈小
细胞癌的良好标志物,若能联合其他种类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还可提高小细胞
癌的诊断率。组织学上免疫组化有助于本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有效,使之
成为唯一诊断手段。
由于神经内分泌癌发生在特定的细胞,其表面被覆上皮性细胞如鳞状细胞、
腺细胞和厚厚的结缔组织(见图1、2),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透过这些覆盖层取
材做细胞学诊断,只有在肿瘤向上浸润生长,破坏上皮层细胞并造成溃疡或溃烂
面才会被发现,此时临床医生才会取活检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常常不是考虑做细
胞学诊断,因为细胞学在此病的诊断经验尚缺乏形态学经验,有被漏诊的可能。
本例患者43岁因接触性出血症状就诊,发现颈管有一微小溃疡,接诊妇科医师
采用刷取取材.做液基涂片。
·214·
图1言颈神经内分泌癌的手术标本切片所见:位于鳞状上皮(^)和结缔组
织(B)下的神经内分秘癌蛆织(c)。HBx100
图2言颈神经内分泌癌的手术标本切片所见:位于糠上皮(A)和蛄缔组织
(B)下方的神经内分泌癌癌细胞巢(c).聃x100
【基础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或其前期千细胞
【形态描述】类癌细胞形态温和而均一,排列松散,连接不紧密,可形成条索样
细胞簇a细胞体积小,细胞核精细,核仁小或不明显,细胞质稍嗜碱性。细胞学
上肿瘤细胞与小细胞癌相比较看起来较温起。
类癌细胞分布敞在孤立、松散簇状,细胞成簇状或台体样呈索状、巢状、带
状或腺样。高核浆比或少而难以察觉的胞质.核型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
椒盐状染色质,核染色质均匀密高度,不逶光核是重要特点;核仁小或不明显:
直接涂片可有因牵拉所致核物质因核膜破裂而核物质,}泄,呈嗜碱性丝状拉长
物,形成嗜碱性的DNA条丝,组织学上常被当作组织挤压。
在液基片中细胞排列更为松散孤立,常见核分裂。细胞簇状排列,核稍增大
并可深染,核染色质为低密度椒盐型,可有核仁。小簇状或合体样无结构或假菊
形结构。细胞形状除圆形外,可见有梭形细胞,细胞质稀少呈短梭形,个别细胞
可呈长梭形。液基制片的细胞由于厦时固定使细胞得到很好的保存,因此基本不
存在变形情况。液基片中所见的肿瘤细胞以小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为主,细胞问常
见核切迹,其实质是一种连接结构;还可以见到微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