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自悯影响望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l、无望抑郁理论是抑郁的三大认知理论之一。目前,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望抑郁的病因学上,忽视了恢复与干预;
对个体的消极易感素质关注多,忽视了个体的积极恢复/保护素质。
关于无望抑郁国内只有少量介绍性文章,深入研究的较少。2、自悯
是美国心理学者汲取佛学思想提出的一个构念。白悯包含三个成分,
即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实证研究表明,自悯与个体的积极
特征具有显著正相关,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个体的自
悯水平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显著提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是把白
悯引入到具体群体与具体心理障碍当中,研究自悯的积极功能及可能
的机制。自悯构念得到了两岸三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研究目的:1、梳理无望抑郁、白悯的相关研究,明确下一步的
研究方向。‘2、考察中文版自悯量表及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的信效度,
为国内进行自悯和无望抑郁的实证研究提供测量工具。3、考察自悯
与消极生活事件、认知方式及无望抑郁的关系,明确自悯影响无望抑
郁的心理机制,进一步验证自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功能,为把自悯运
用到无望抑郁的干预中提供实证支持。
对象与方法:1、用中文版自悯量表先后测量了660名大学生,
并在2周后对其中50人进行了重测。部分被试完成了自尊量表、生
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采用相关系数、平均数差异检
验、克龙巴赫Alpha系数、因素分析等检验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
2、用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测量了426名大学生,并在8周后对其中
60人进行了重测。部分被试完成了贝克抑郁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
采用相关系数、平均数差异检验、克龙巴赫Alpha系数、因素分析等
检验问卷的心理测量学属性。3、用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短版)、无
望抑郁问卷及白悯量表对4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采用相关系数、克
龙巴赫Alpha系数、因素分析等检验问卷的心理测量学属性。4、对
389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用相关系数及层次回归检验白悯影响
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5、对318名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用多层线
性模型检验白悯影响无望抑郁的心理机制。
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自悯量表的
6因素结构模型;自悯量表总分与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
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控制自尊量表得分后,自悯量
表总分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仍存在显著
相关;自悯总量表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84,2周后的重测信度
后的重测信度为O.59;认知方式问卷的合成分数及最大值与同时施测
的抑郁问卷总分、归因方式问卷总分都存在显著相关;认知方式问卷
的合成分数与最大值之间相关为0.9l。3、认知方式问卷(短版)的
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81;认知方式问卷(短版)总分与无望抑郁
问卷总分的相关为0.27;认知方式问卷(短版)总分与自悯量表总分
的相关为一0.29。4、横向研究表明:自悯与无望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
正念与个体报告的消极生活事件量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悯对消极生活
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自悯与认知方式存在显著
负相关;认知方式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
用。5、纵向研究表明:自悯对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
显著调节作用;自悯可以预测个体报告的消极生活事件量;白悯可以
预测个体对消极生活事件的认知方式;负性后果推论对消极生活事件
与无望抑郁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结论:1、中文版白悯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大
学生的自悯水平。2、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
用来测量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合成分数与最大值2种操作化方式具有
一致性,建议采用合成分数。3、中文版认知方式问卷(短版)具有
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大学生的认知方式。4、自悯是无望抑
郁的保护因素;白悯可以通过调节个体对消极生活事件的反应来影响
无望抑郁,也可以通过减少个体客观碰到或主观意识到的消极生活事
件量来影响无望抑郁;自悯可以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认知方式来影响无
望抑郁。
关键词:无望抑郁;自悯;无望;消极生活事件;认知方式
ABSTRACT
of isoneof
Backgrounds:(1)TheHopelessnessTheoryDepression
theth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