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语文下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心贯注( ) 赫然( ) 郝叟( )( ) shuāi微( ) 锲而不舍( ) 默契( ) 迭起( ) 慷慨淋漓( ) lì尽心血( ) 迥乎不同( ) jiǒng( )( )目光 气冲斗牛( ) 兀兀穷年( ) 目不窥园( ) 群蚁排yá( ) 2..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B.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 平沙无垠,复不见人。 平沙:平旷的沙漠。 D.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 填空。 闻一多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_________。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5.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 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 ) ⑶“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 ) ⑷“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 ⑸“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 ) 6.仿照下列句子造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自来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7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 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 2.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 3. 分析段中两处划线字的含义。 (1)“诗兴不作”: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 选文最后一段,在文章里起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