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羚羊木雕-课件
3.羚羊木雕 带红色的内容为重点内容 作者写作背景了解 作者是张之路,1945年出生于北京,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儿童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中国电影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话剧《双龙花盆》童话剧《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 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其作品不仅屡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绝大多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风靡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 本文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生字,词语。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疑问:本文使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本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同时,本文也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 归纳 羚羊木雕(围绕中心) ↓ 起因→“我”赠送木雕,母亲查问木雕去向 经过→“我”被派去要回木雕 结果→万芳归还木雕,还是好朋友 “我”与万芳→珍视友情 ↓对比 爸爸妈妈→重财轻义 问题解析 这篇课文要表达什么?(中心主旨是什么?) 文章通过“我”赠送木雕又被迫向好朋友讨回木雕的故事,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谊,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为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 讨论:父母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产生冲突。到底谁对谁错? 想一想 为什么作者要在“我”和万芳体育课上的那件事上废如此多的笔墨呢? 因为这件事情可以突出我和万芳友谊深厚,放大出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对,写出我不想要回羚羊木雕。同时,这也是我不想要回羚羊木雕的重要原因及线索。运用了插叙。 知识加油站 写作手法关于叙述的主要有顺序法,倒叙法,插叙法,补叙法等。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本文就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通过这件事给我们展现了什么?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羚羊木雕。围绕羚羊木雕写出了两种人物:一种人物属于成人世界,即上一代人物,有妈妈、爸爸、奶奶、还包括万芳的妈妈;一种人物属于少年世界,那就是“我”和万芳。这两种人物通过羚羊木雕的纠葛,各自展示出其内心世界。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表现人物的最大特点。 品味语句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环境描写,不仅写出晚间天气的冷,而且烘托出“我”心情的哀伤。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不光彩的事呀! 那是感激的泪水,:朋友体谅我的难处,友谊依旧。那是伤心的泪水: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灵,而“我”迫于压力对朋友反悔。 MORE更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如果你也碰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 分甲乙丙三个小组,甲代表父母,乙代表“我”,丙代表万芳,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 3.找出显示“我”和万芳友谊的句子,体会他们为了友谊,而不怕被罚、被骂的精神,想想他们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4.仔细阅读课文1至15段,26到38段,说说这些段落为什么要描写的如此细致,从中你又看出了什么?第38段的疑问有什么好处? 问题 4 解答 文章1至15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母亲查问我羚羊木雕去哪了,写出了羚羊木雕的的重要性,也是母亲要我要回木雕的重要线索。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也写出了这篇文章的关键词——重财轻义。 文章26至38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要回羚羊木雕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友谊的珍贵和美好。同时,也写出了我心里对这件事的不满和委屈。它也写出了这篇文章另外一个关键词——友谊。 文章最后一段的疑问主要作用是给出议论主题,留下了想象空间。 拓展习题 问: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答:妈妈想让我用糖把木雕换回来,她觉得木雕很有意义,不应该随便送人。 问:文中句子“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是对妈妈的什么描写?表现了她怎么样的态度? 答::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她坚决要小主人公执行的强硬态度。 问:写“屋子里静极了”有什么用意 ? 答:写出了屋子的极静,表现了我和父母冲突已经到了极点,双方处于僵持状态,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请对后文进行续写。 讨论:这件事上,你支持谁? 作者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言下之意是我被逼的,怪只能全怪父母。父母的话,句句生硬。课文又叙述了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深厚,渲染同心的美好。更衬托了父母这样做是在残害我和万芳,两个小孩的友谊。作者倾向很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杜甫诗三首中考题.doc
- 4散文诗两首导学案.doc
- 七年级语文散步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doc
- 江雪 题李凝幽居.doc
- 咬文嚼字 练习及答案.doc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doc
- 3 羚羊木雕 学习活动单.doc
- 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doc
- 苏教语文五上课文内容复习.doc
- 【语文】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doc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