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和访问满剌加次数考.pdf
2015年第2期 南洋问题研究 No.22015
SOUTHEASTASIANAFFAIRS Sefial
(总第162期) GeneraNo.162
郑和访问满刺加次数考
时 平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上海201306)
摘要:郑和下西洋期间曾几次访问满刺加,一直是郑和研究中被人忽略且带有争议的问题。
通过对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明太宗实录》、《郑和航海图》原始文献和太仓《通番事
迹碑》、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亲历者碑刻记载的比较,结合马六甲海峡季风规律和郑和船队航线
航程考察.本文认为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曾到访过满刺加国.最早抵达满刺加的时间应是明永乐四
年(1406)一二月间。
关键词:郑和航海;满剌加;访问次数;考证
中图分类号D93/9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5)02.0081—07
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间,明朝皇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次出使西洋,先
后访问30多个国家及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友好交往,其中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是郑
和船队多次到访的国家。至今在马六甲市还有当年郑和船队驻节时留下的遗存和传说,成为中马
友好的历史见证。
一、郑和下西洋前的满剌加
满剌加在明代文献也称麻六甲(今译马六甲)。《明史》满刺加国条中记载:“满刺加,在占城
南。顺风八日至龙牙门,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顿逊,唐哥罗富沙。”‘11对此,苏继顾先生在校
注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时提出,哥罗富沙应为马来半岛西部古国吉打,而不是指满刺加。㈦唐代
杜佑在《通典》中记载:“哥罗国,汉时闻焉。在粲粲东南,亦日哥罗富沙罗”。①陈佳荣、谢方、陆峻
收稿日期:2015一03一1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研究”(12ZDll3);2013年中国海洋学会
课题…郑和模式’与南海国家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时平,男,江苏人,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①杜佑:《通典》卷222下。文中檠檠,即盘盘,是位于马来半岛克拉地峡一带古国;罗越国,今马来半岛南端
柔佛一带,有学者认为它词意为“海”,不代表政权;佛逝国,即室利佛逝,位于苏门答腊岛,都城是现巨港或占卑;诃
陵国,今爪哇岛柬义里一带;葛葛僧祗国,有学者认为是今苏门答腊岛东北岸外的伯劳威斯岛;茴罗(哥罗)国,古代
吉打国,即哥罗富沙,位于今马来半岛西岸;哥谷罗国,位于今马来半岛西北海岸。
·81.
万方数据
岭认同哥罗就是哥罗富沙的观点。[3]杜佑文中的檠椠(即盘盘),是位于马来半岛克拉地峡一带的
古国,而不是满刺加所在的地方。
满刺加国何时建立,显然是需要厘清的。中国最早记载马来半岛的历史文献是《汉书》,在地
理志条中记载:“自日南障塞,①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
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民俗略与珠压相类。……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
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41《汉书》中记述的从南海到印度洋的航线,一条循中南半岛海
岸航行进人暹罗湾,从陆上跨越马来半岛再进入印度洋,另一条航路描述的是从海路穿过马六甲海
峡回国。其中记载的都元国,学界多数认为位于马来半岛上。皮宗一地虽有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岸
得腊其利河El的皮散岛之说.但多位学者研究认为在马来半岛.一说位于今天的半岛西南海岸外的
皮散岛,一说在马六甲海峡的香蕉岛。[5]记载说明,至少汉朝时中国人已经掌握通过马六甲海峡的
航线和航程。与经过的马来半岛南部一些地方有所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