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修养智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哲学的修养智慧.pdf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7月,第45卷第4期,Jul.,2015,V01.45,No.4 』!坚坐堕塑!丛!塑!堕望i!!堡迎!呈!i!旦!!P虹塑壁曼丝丝墅!!翌!望垦尘垒!翌2 【中ml思想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的修养智慧 赵馥洁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西安710163)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中蕴涵着深刻丰富的修养智慧。它认为修养是通过内心反省、 个人践履以实现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活动。修养具有自我性、 内省性、道德性、心灵性等特征。修养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 任的需要。“修德立人”是修养的主题,“人为至贵”意识是修养的前提,“诚意正心”是修 养的基础,“以理制欲”是修养的关键,“自省自反”是修养的方式,“以名矫实”是修养的 路径。 关键词:中国哲学;修养智慧;修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1 是时候了,让我们重新来谈论修养,重新来回望中国传统的修养智慧。 自上世纪文革时期批判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来,中国人已极少谈修养了。本来,修养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而被批为唯心主义意识之后,修养逐渐被否定被淹没被遗忘 了。“文革”中人们忙于“斗争”,忙于“打倒”,不讲修养;“文革”后人们忙于“致富”,忙于“赚钱”,也不 讲修养,以致民族精神沦落、道德沦丧。正如黑格尔所言:“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 不遑回到内心,以徜徉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llj(H’今天,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重大意义认识的深化和 对中国人道德和人格退化的担忧,修养的意义和价值被重新发现,重新肯定。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当代人类 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 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 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21中国历史上积累和 储存着哪些智慧呢?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又强调:“我 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 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3 3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中“正己修 身”的宝贵智慧。 收稿日期:2015-04-05 作者简介:赵馥洁,男,陕西富平人,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 席。 万方数据 ·8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一、修养是灵魂的炼金术 人的成长、完善要通过教育、熏陶、实践、修养四种方式。修养是什么?修养有什么特征? (一)修养之涵义 “修养”是“修身”和“养性”两个词的合称。“修”指雕琢、修理,“养”指培养、养成。二者都属于先 秦哲人所说的“修身”(修养身心)范畴。孔子讲“修”,但未使用“修身”一词,“修身”最早见于《墨子· 非儒》:“远施周偏,近以修身。”【4J(嘲引此后先秦典籍多有,如《易-复》:“象日:不远之复,以修身 也。”[5](n㈣《大学》以“修身”为八条目之一。《孟子·尽心上》日:“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修 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6]㈣78’《苟子·修身》:“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7]㈣5’墨子、苟子都写有《修 身》篇,汉代扬雄也写有《修身篇》。而“修养”一词,最早见于朱熹《近思录》引程颐说:“修养之所以引 年……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旧J(挖㈣总之,修养指的是通过内心反省、个人践履,实现其道德、人格、 精神境界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二)修养之特点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