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鼓社祭”中的族群认同整合——以黔东南J村为例.pdf
of NationalCulture
Journal
OriginalEcological
苗族“鼓社祭”中的族群认同整合
——以黔东南J村为例
蒋立松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鼓社祭”是苗族构建自身族群认同的重要仪式行为。通过对贵州黔东南J村的田野考
察,对该仪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苗族“鼓社祭”是苗族族群认同的重要场域。在J村,“鼓社祭”
承载了“血缘”与“地缘”双重身份认同的功能,通过一系列仪式性行为,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
主导、辅之以“地缘”关系的族群认同整合,形成了家族、家园、民族的三角整合结构。在当前人
口跨区域流动增加、传统社会结构日渐解体的大背景下,J村的个案说明了少数民族以传统文
化资源应对认同危机的努力。
关键词:苗族;鼓社祭;认同
民
族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2—0102—05
民
俗 “鼓社祭”是苗族社会以祭祖为核心内容的传 一、传统仪式中的现实问题
研 统祭祀活动。④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 历史文献中对苗族“鼓社祭”仪式多有记载,
究 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等,这一传统以“鼓藏节”的 例如,(清)吴省蔺《楚峒志略》谓苗族“十月农事
名义在苗族地区重新流行起来。2012年,贵州雷毕,苗人相为燕乐。购牛之白而肥者,先期约会邻
公山腹地这一苗族传统聚居区域多个苗族村寨举 寨,主客盛服。设棚于寨外,宾至则声炮以除不
行了大规模的“鼓社祭”仪式。政府主导的“2012
详”。@(清)严如熠《苗防备览·风俗考》载苗族
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暨苗族鼓藏节”更是盛况
“跳鼓藏”习俗:“置牛首于棚前,刳长木,空其中,
空前。②笔者也参与了当地J村的“鼓社祭”仪式,
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女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
并于2014年12月对该村进行了追踪调查。笔者
女善歌者,皆衣优伶五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
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苗族在发
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传统发生勾连?这一传统仪 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叠唱
式的当下意义究竟是什么?本文试图从族群认同 相和,举首顿足,疾徐应节,名日跳鼓藏。”④清乾隆
(EthnicIdentity)的角度来阐释这一文化现象。时期《皇清职贡图》中亦有黑苗“以腊月辰日为岁
收稿日期:2015—03—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地民族蚕丝文化综合研究:以白裤瑶为个案”(10YJA850019)阶段性研
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立松(1967一),男,贵州贵阳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民族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
类学、民族教育。
①“鼓社祭”是苗语nongxjallgd
不同的名称,如“吃牯脏”“鼓藏节…‘鼓社节”等。20世纪80年代,李廷贵等人主张将其译为“鼓社节”,但同时也采用了“鼓社祭”的提法
(参见李廷贵、果酒素:《苗族鼓社研究》,载《贵州民族研究》,1981年)。现在学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鼓社祭”的说法。
②参见“中国雷山网”相关宣传。网址为http://www.gzlsmn.cn/search.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