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孔固体介的电吸附脱盐比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孔固体介的电吸附脱盐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电吸附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点。该技术的核心是电极材料 模块,吸附容量大、易于再生的吸附材料一直是电吸附脱盐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鉴于当前电吸附除盐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单位面积电容介 质的储/脱盐率较低,电吸附单元体积较大,自再生时间较长等;同时,为降低电 极副反应对脱盐效率的影响以及为获得足够的电场强度以驱动阴、阳离子的快速 定向迁移与储存,现有电吸附除盐的电极对间距仅在毫米范围,这就限制了脱盐 介质的装载量,从而限制了电吸附脱盐装置的单位体积储盐容量,导致脱盐与脱 附再生周期频繁等。本文在传统电吸附脱盐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电极对 间距的电吸附模型装置,通过调控电极间距及在阴阳电极对间固体多孔介质材料 的填充量,系统的开展了对多孔硅胶、颗粒活性炭、碳纤维和离子交换树脂等多 孔固体材料的电吸附除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当 电吸附除盐的电压大于水的分解电压时,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多孔固体介质对电 + - + - 极反应副产物 H 及 OH有平衡作用;同时发现H 及 OH对饱和后的固体介质具有 脱附再生作用。证明了多孔介质的功能基团在电吸附脱盐中的作用与价值,为今 后电容脱盐材料的选择与制备提供了一种崭新途经。系统考察了以功能离子交换 树脂为填充介质的电吸附技术的脱盐效果并优化了脱盐参数:反应器脱盐床中的 吸附材料阳极填充阴离子交换树脂并且阴极填充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阳离子交换 树脂 55mL、阴离子交换树脂 75mL,即阴阳离子树脂填充比为 15:11时为最优比; 极板间电压 8V,水力停留时间 HRT=20min,电极间距 24mm,脱盐电场强度为 3.33V/cm,此时单个脱盐模块对含盐量为 1.0000g/LNaSO 溶液的最大除盐率达到 2 4 56.03%,稳定的电吸附时间可达 120min,此时单个电极模块的电吸附容量为 0.4166mg/mL,吨水脱盐能耗为 0.5161kW·h/m3,并显示出良好的除盐效果及再生 Cl NO PO- - 3- SO2- 性能。利用离子色谱对同时含有 、 3 、 4 、苯甲酸和 4 的模拟含盐废水 进行了处理,去除率分别为 17.86%、40.90%、61.81%、38.1%和 9.71%,显然水中 的盐类在电吸附脱盐过程中具有离子竞争特性。 关键词:电吸附;脱盐;多孔吸附材料;影响因素;离子竞争 作 者:张璐鑫 指导教师:刘德启 万方数据 ComparisionStudyofthePorousSolidMediumintheElectricAdsorptionDesalting Abstract ComparisionStudyofthePorousSolidMediuminthe ElectricAdsorptionDesalting Abstract Electri adsorption technology has advantages at low operation co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