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镓酸镧基固氧化物燃料电池镍-铁-镓酸镧复合阳极的研究
摘要
摘要
掺杂的镓酸镧具有高的氧离子电导率、氧迁移数以及好的稳定性,是一种有
前景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电解质材料。高性能阳极的开发是
以掺杂的镓酸镧为电解质的ITSOFC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考察了Ni-Fe一镓酸镧
复合阳极的化学稳定性、电化学活性以及活化现象。
用浸渍法制各了系列Ni.Fe-镓酸镧复合阳极,并采用XRD技术考察了阳极
K空
的物相。结果表明,NiO与镓酸镧粉末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在经1473
气中焙烧后的电极中未观察到新的物相。在高温下,复合电极中金属Ni与镓酸
镧粉末在氢气中发生反应。首次发现在阳极中掺入Fe可以显著抑制Ni与镓酸镧
的反应。Ni与镓酸镧的反应还受到掺杂的镓酸镧粉末的种类以及电极焙烧温度
的影响。
(LSGMCS)复合阳极组成对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电极中Fe含量的增加,电
极的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显著减小。电极性能的提高是由于Fe改善了电极以及电
树电解质界面的微观结构、抑制了Ni与LSGMC5的副反应。电极中LSGMC5粉
末含量对于电极催化氢气及二甲醚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影响显著不同,LSGMC5对
于二甲醚的氧化具有特殊的催化作用。不同燃气下,电极极化电阻均随LSGMC5
粉末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以二甲醚为燃气时,LSGMC5掺杂量为30%的复合阳
极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性能。以氢气为燃气时,LSGMC5掺杂量为20%的阳极的
电化学性能最高,随着LSGMC5掺杂量的进一步增加,电极极化电阻显著增大。
首次报道了高温阳极极化可以显著提高Ni8.Fe2.LSGMC5性能的现象。高
温极化后,电极的极化电阻与欧姆电阻均显著减小。极化后电极的性能与极化电
流密度、极化时间、极化温度有明显的关系。电极性能的提高与极化下电极以及
电极/电解质界面微观结构的改变有关。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Fe.镓酸镧;化学相容性;交流阻抗;活化;
摘要
Abstract
lanthanumisakindofnovel forintermediate
Doped gallate electrolytes
solidoxidefuel toits ion
temperature cells(ITSOFCs)duehiighoxygenconductivity,
iontransference of
high
highoxygen number,andgoodstability.Thedevelopment
anodeisan forthe ofITSOFCsbasedon
performance importanttopic study
lanthanum this chemical
gallateelectrolyte.Inthesis,the
theactivation ofNi-Fe—lanthanum anodes
composite
activity,and phenomenon gallate
werestudied.
SeriesofNi-Fe-lanthanum anodeswere the
gallatecomp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渡金属催的碳-碳和碳-氮偶联反应.pdf
- 过渡金属(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 过渡金属氧物纳米电极材料及性能研究.pdf
- 过渡金属催联烯或炔的分子内芳氢化反应研究.pdf
- 过渡金属电溶液界面水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pdf
- 过渡金属铜钯催化的两种胺基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pdf
- 近红外boipy及菁染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pdf
- 适用于镁合的高效缓蚀剂的研究.pdf
- 送粉激光熔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pdf
- 通过串联反合成异喹啉及喹唑啉衍生物.pdf
- 限域在有机分子化合物中的水的介电行为及质子传递性质研究.pdf
- 青藏高原珠朗玛峰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pdf
- 限域于sb-15孔道内的pd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醇的选择氧化催化性能.pdf
- 青翘化学成提取分离及初步活性研究.pdf
- 青霉胺对映的电化学手性识别研究.pdf
- 非对称手性夫碱配合物与手性双核(cu-ln)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pdf
- 非晶态ru催化剂及其乳酸乙酯加氢反应研究.pdf
- 非核苷类hv-1逆转录酶抑制剂6-萘甲酰基取代hept及6-芳甲酰基、6-(α-氰基芳甲基)取代s-dabo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pdf
- 非水体系中基咪唑及苯并咪唑吸附和成膜过程的拉曼光谱研究.pdf
- 非共轭有机分子peo的气敏性能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