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珠朗玛峰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摘 要
高海拔地区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冷富集作用。我国
青藏高原地处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是全球平均海拔高度最高、地壳厚
度最大的高寒地区。该地区工农业活动少,自然环境十分清洁。然而周
边地区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加之南亚季风和西风急流的作用,青藏
高原会明显受到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大气物质输送的影响,在POPs
全球输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海拔地区的冰雪、土壤和植被能够很好地反映大气中污染物的含
量。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索氏萃取、超声摹取等环境样品前处理方法
和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连质谱技术,对21种有机氯农药,8种多氯联苯和
I 7种多环芳烃优化了测试参数,建立了固、液样品中这些污染物质的分
析方法,测定了中喜马拉雅山的雪样,土壤和植被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的含量,并研究了该含量与海拔梯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污染来源。
B【a】P,InPyr和Big,h,i]P这些大环芳烃。就其它层位的样品而言,土要
测出的是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PM-Is)。积雪中PAHs的含量与积雪
中不溶颗粒物的含量有紧密的联系,微粒含量高的时候有机污染物的含
量也高。氧同位素数据和PAHs的数据显示多环芳烃含量有明显的季节
变化特点,总量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珠峰海拔为4700—5620米的土壤
样品中仅检测出滴滴涕(DDTs),而牧草样中.检测到六六六(HCHs)、
.I.
中各种POPs的含量相比较,我们发现尽管DDTs和HCHs已经被禁止
排放20多年了,而珠峰地区植被中这些污染物的含量并没有显著的降
低。这说明珠峰毗邻地区仍然有可能的DDTs和HCHs的排放源。植被
区有直接的DDT的排放源。我们推测这些新DDT可能是来源于在印度
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虫剂:三氯杀虫螨(它含有57%p.P’一DDT和32%
o—P’一DDT)。
挥发性有机氯农药在珠峰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浓度有增大的趋
势。这充分说明高寒高海拔地区是POPs的接收器和冷凝器。此外,DDT
物质在牧草中的生物浓缩因子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高海拔
处的冷缩效应增加了POPs对高山植被和食物链的危害。
我们沿樟木一聂拉木(喜马拉雅山南坡一北坡)不同海拔梯度采集
了白云松的叶片(针状),结果发现松针样品中HCHs和DDTs的总浓
度(干重)分别为1.36.2.99 1.9ngg-Ii总多环芳烃(16
ngg。和1.71.1
种)的浓度要低于600ngg~,其中芴、菲和苊是含量较高的三种多环芳
烃。在该地区所测到的所有多环芳烃的浓度都显示出与海拔高度呈正向
使我们推测在该地区有新的DDT和多环芳烃的污染源存在。汽车尾气
排放、低温燃烧可能是该地区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而三氯杀虫螨可能
是DDT的来源。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海拔梯度;污染源;季节性变化
ABSTRACT
serve
Hi曲mountainsmay as condenserforpersistentorganic
Plateau
locatesinthelow—middle and
pollutants(POPs).Tibetan latitude
attitude a areawiththe
high region.It’Shugehigh—mountain average
elevationabove
4000mandthethickest ofthe
world.Tibetan
lithosphere
Plateauis becaus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渡金属氧物纳米电极材料及性能研究.pdf
- 过渡金属催联烯或炔的分子内芳氢化反应研究.pdf
- 过渡金属电溶液界面水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pdf
- 过渡金属铜钯催化的两种胺基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pdf
- 近红外boipy及菁染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pdf
- 适用于镁合的高效缓蚀剂的研究.pdf
- 送粉激光熔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pdf
- 通过串联反合成异喹啉及喹唑啉衍生物.pdf
- 适配体修饰磁光多功能mn3o4@sio2纳米粒子造影剂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pdf
- 部分聚合物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pdf
- 限域于sb-15孔道内的pd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醇的选择氧化催化性能.pdf
- 青翘化学成提取分离及初步活性研究.pdf
- 青霉胺对映的电化学手性识别研究.pdf
- 非对称手性夫碱配合物与手性双核(cu-ln)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pdf
- 非晶态ru催化剂及其乳酸乙酯加氢反应研究.pdf
- 非核苷类hv-1逆转录酶抑制剂6-萘甲酰基取代hept及6-芳甲酰基、6-(α-氰基芳甲基)取代s-dabo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pdf
- 非水体系中基咪唑及苯并咪唑吸附和成膜过程的拉曼光谱研究.pdf
- 非共轭有机分子peo的气敏性能研究.pdf
- 非苯芳香性轭体系的荧光性能研究.pdf
- 非膦配体参的钯催化有机反应研究.pdf
文档评论(0)